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章懿李皇后

宋真宗妃嬪,宋仁宗生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即世所周知的李宸妃。祖父李延嗣,仕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李仁德为左班殿直,母董氏[1]

事实速览 章懿皇后李氏, 位號 ...

生平

李氏在父親過世、繼母攜子改嫁後,削髮為尼,後來刘氏在寺中發現她美貌出眾,便帶著李氏入宮。[來源請求]初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儿。宋真宗任命李氏为司寝。当时,真宗宠爱刘氏,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逐让李氏侍寝,[來源請求]李氏懷孕后,随真宗临砌台,鬓上玉钗不慎坠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必為男孩。侍从拾起钗,果然完好无损。真宗甚喜。李氏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生下皇子,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封为德妃,而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李氏又生下女兒,九年(1016年)二月,晋封為五品才人,不久此女夭折。与真宗长女惠國公主是否是同一人,无从考证[a]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氏被册立为皇后。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进封从一品婉仪,地位高于宰相孙女沈氏(时为婕妤)和名将之女曹氏(时为充媛)及節度使之女戴氏(時為修儀),僅次於楊淑妃。丈夫逝世,儿子宋仁宗即位后,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乾興元年(1022年)四月,進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刘太后又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居京城以鑿紙錢為業,补三班奉职,累遷至右侍禁、閤門邸侯。仁宗虽为其子,然而真宗將之归于刘氏名下,并与杨淑妃一同视养。李氏也毫无怨言,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天圣十年(1032年)三月,進封宸妃。是月四日,李氏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三代获得了追赠[1]明道元年(1032年)十二月,病重,遣太医视望,二十六日,崩,年四十六。起初,劉太后只想以普通宫人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吏部尚書、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吕夷简的劝说,以一品禮儀給李妃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太后冠服下葬[2]。三月,葬于洪福禪院西北隅,命翰林学士冯元摄鸿胪卿、入内内侍省押班卢守懃、上御药张怀德监护葬事,命三司使、兵部侍郎晏殊撰墓志銘。是月,弟李用和特遷禮賓副使。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劉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命。”宋仁宗为母亲守丧哀伤过度疲劳过度,多日没有上朝,下哀痛的诏书自责。四月,尊为皇太后,谥号莊懿(履正志和曰莊,温柔聖善曰懿)。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换棺材的时候亲自哭着看了母亲的仪容,李宸妃的容貌仿佛生前,帽子和衣服和皇太后一样,尸体用水银保养,所以没有朽坏。宋仁宗感叹地说:“人言怎么可以信!”刘家尊封更胜往昔。十月,陪葬永定陵,靈位奉祀於奉慈廟。又於景灵宫建神御殿,殿稱广孝。慶曆四年(1044年)十一月,仁宗改生母李氏谥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廟。封李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宠赉甚渥。仁宗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李用和之子。

李妃有一个养女,她被仁宗命为伯父昭成太子赵元僖的养女,封乐安郡主,嫁张承衍[3]

Remove ads

家族

  • 曾祖:李應已,初贈光祿寺少卿、累贈太傅
  • 曾祖母:沈氏,初贈吳興縣太君、追封英國蔡國太夫人
  • 祖:李延嗣,金華主簿,初贈光祿寺少卿、累贈太師
  • 祖母:汪氏,初贈新安縣太君、追封江國徐國太夫人
  • 父:李仁德,終官左班殿直、初贈崇州防禦使、累贈泰寧軍節度使、中書令兼尚書令、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累追封越國公、秦國公、漢東郡王、京兆郡王
  • 母:董氏,初贈高平郡太君、追封越國陳國太夫人
  • 弟:李用和,終官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檢校太傅、光祿大夫、上柱國、景靈宮使、贈太師、中書令、追封隴西郡王
    • 侄:李璋,終官振武軍節度使、謚號良惠
    • 侄:李珣,官至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提舉醴泉觀
    • 侄:李琚
    • 侄:李琦
    • 侄:李瑊,终官宫苑使、赠金吾卫大将军
      • 侄孙:李俨,终官朝奉大夫
        • 侄曾孙:李□
          • 侄玄孙:法一
    • 侄:李瑋,终官建武军节度使
    • 侄:李球
    • 侄:李瑛,終官東頭供奉官、贈如京使、荣州刺史
    • 侄:李□
    • 姪女:李氏,秀榮縣君,適右監門衛大將軍趙仲炎
Remove ads

民間傳說

宋仁宗歸於劉太后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的原型。故事講述李宸妃與劉德妃同時懷孕,劉德妃生下一女並夭折,劉德妃就在李宸妃產下皇子时,命後宮總管太監郭槐以貍貓與皇子調包,指稱李宸妃生下妖孽,但真宗皇帝不忍賜死李宸妃,將其打入冷宮;劉德妃一不做二不休,企圖火焚冷宮將其燒死,但李宸妃暗中被人救出宮去,幸免於難,流落民間。被調包的皇子原本欲投入御河裡溺死,後也被義人暗中送出宮入八賢王趙德芳府託孤,八賢王給他取名叫趙受益。皇帝無子嗣,無巧不成書選了受益入宮過繼,受益四歲時以八賢王嗣子身份入宮歸於劉德妃名下,立為太子,改名趙禎,劉德妃亦順勢冊封為皇后,殊不知太子趙禎即為當年自己主謀狸貓調包的皇子,相安無事當母子二十年。真宗皇帝去世,太子趙禎即位,是为仁宗,劉后為太后。流落民間的李宸妃得知自己的親生皇子當了皇帝,又有譽為「青天」的包拯(包青天)職掌開封府,遂以民婦身份向其申冤,當時大家只視其為瘋婦,置之不理,後包拯發覺事有蹊蹺,她又有御賜金丸可證明其確實為宸妃身份,最後終於由包拯洗刷了這二十年欺君害主的奇冤,皇帝接生母回宮,並重新封李宸妃為皇太后,原劉太后綾絹賜死,總管太監郭槐虎頭鍘斬首示眾。李太后怒斥仁宗不孝,命包拯杖责之。包拯不敢以臣打君,但也不能違抗懿旨,遂讓仁宗脱下龍袍,權代真龍天子挨打。

影视形象

更多信息 年份, 电视剧/电影 ...
Remove ads

神格化

目前在台灣彰化縣鹿港鎮海埔里慶安宮,祭祀著全台唯一的大宋太后娘娘,根據廟方說法就是章懿皇后。[4]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242》,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资料

  • 宋史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

备注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