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的宗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map
Remove ads

24°48′40″N 121°01′27″E

事实速览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位置 ...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原名善慶堂,是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的宗祠,為六家林氏的林先坤為紀念父親而在乾隆卅一年(1766年)興建,今列歷史建築

歷史

由來

竹北六家林氏可分為老屋、東山、騰蛟嶺、斗屋、胡陽樓、大埔這六支派,其中屬於老屋派下的林衡山是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從饒平帶兒子林先坤至臺灣[1]。他們先待在彰化永靖,才北上至新竹開墾[2]。林先坤本想在竹北一堡金山面開墾,後來讓給堂哥林欽堂,渡頭前溪到竹北[3]。林先坤到竹北後,向「潘王春」公號租下東興社圓寶庄六張犁的土地[1]。乾隆廿二年(1757年),林先坤衣錦還鄉娶妻,次年帶鄉親們一同回竹北[3]。乾隆廿三年(1758年),林氏鄉親共同設置水溝為界、莿竹為籬,互助共防,演變形成今日的六家[1]

乾隆卅一年(1766年),林先坤為紀念父親林衡山,在六家建立善慶堂[4]。此作為祭祀祖先之與族人會議地點[5]。內部除有林姓始祖比干外,還供俸年輕版的媽祖神像[6]

林先坤之子林國寶替父親與祖父追封為奉直大夫[a],善慶堂改以「大夫第」之名,並增建前堂,成為二堂二廂二橫建築[5]。林國寶因兒子林秋華中舉興建竹北問禮堂[2]後,大夫第與問禮堂並稱為「南北雙廳、文武雙舉」[4]

1971年,大夫第改建,仍保留部分早期遺蹟。[4]敇封林先坤與林衡山的官方文件至今還保存在堂內。[6]

Remove ads

維護

Thumb
大夫第

林光華為保字輩的林先坤後裔[7],就出生在大夫第旁的忠孝堂[8]。在立委時期,他就向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推動將大夫第、問禮堂、忠孝堂土地與周圍列為民俗公園,於1995年4月28日通過土地變更[9]。當上縣長後,林光華於2000年4月5日率縣府有關小組會勘商議整體規劃[10]。2007年9月14日,縣府公告東平里3鄰20號的大夫第等為歷史建築[11]

大夫第在經過時代變遷中,前堂及右橫屋已毀[5]。2012年,林先坤祭祀公業開會後,決定自行出資修復大夫第[12]。他們委由薛琴建築師事務所規劃、慶仁營造施工,將已消失的右橫屋復原、損壞的左橫屋修復[5]。最後經費相當於原先預算的2倍多,近新台幣9千萬[12]。2014年整修完成,由林光華作大夫第管理人[6]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