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块弧形板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笏
Remove ads

,俗称奏板朝板手板手簡玉板等,是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块弧形板子,並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東亞地區,上面可以记录要参奏的内容或是君主的旨意,笏的用意亦有遮口穢,以表示對帝尊敬的說法。天子执,臣子执,这种礼仪开始于周朝

Thumb
北宋范仲淹画像
Thumb
昭和天皇手持笏板之像

最初笏用制成,后来用所制作。文武大官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質也不同。後來也成為道教法器之一。中国古代官员手持笏板乃是上窄下宽,笏板的長度規定是二尺有六寸,在君王面前指点事物时使用,接受君王命令时,则将命令写在笏上。[1],算是一種備忘錄[2]唐朝規定,官員把笏板插在腰帶上,騎馬上朝。[3]明朝規定四品官以上執象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4]。笏板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歸有光的《項脊軒志》記載︰“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相關條目

注釋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