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套直式新臺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二套直式新臺幣於民國38年(1949年)7月5日開始分批發行,中央印製廠台北廠(位於台北縣三重市)印製。
本套幣中壹佰圓券由於民眾恐懼通貨膨脹,未予以發行。民國50年(1961年)6月9日始發行,分為大花及小花兩版本,政府原僅預備發行小花版,台灣銀行南門分行誤流出大花版,大花版緊急收回。
概覽
Remove ads
- 民國62年(1973年)因市面壹圓及伍角硬幣奇缺,造成買賣甚不便,中央銀行乃指示趕印壹圓及伍角之紙幣,將原有「臺四版」壹圓券及「中印版」伍角券改以(特種平凸版印刷機印製,一次同時完成正、背兩面印刷,版銘不變)。
Remove ads
國父孫中山像為周永麟雕刻,凹版圖面、無底紋、正面中央下方面額周圍圖案為凸版。
Remove ads
舊版新臺幣鈔券與硬幣處理
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臺灣銀行(部分為中央銀行訊息)新聞稿說明:新臺幣自中華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起改由中央銀行發行,有關各種舊版新臺幣券幣停止流通日期如下[1][2]:
臺灣銀行-舊版新臺幣仍可持向本行國內各營業單位等值兌換(中央銀行-停止流通之舊版新臺幣仍可持向臺灣銀行各營業單位兌換等值現行流通券幣。)
- 票面載明「臺灣銀行」之各類舊版新臺幣鈔券,除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紀念性伍拾圓塑膠鈔券外,已於民國91年(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 民國68年(1979年)以前發行之伍圓硬幣、壹圓硬幣(除慶祝總統 蔣公八秩華誕及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增產運動紀念幣外)、民國38年(1949年)版伍角硬輔幣(銀幣)、民國43年(1954年)版伍角硬輔幣(合金幣)、民國62年(1973年)以前各年版伍角硬輔幣(黃銅幣)、民國39年(1950年)版貳角硬輔幣、民國38年(1949年)版壹角硬輔幣、民國44年(1955年)版壹角硬輔幣及民國63年(1974年)以前各年版壹角硬輔幣已於民國71年(1982年)12月8日起停止流通。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