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Remove ads

法国军事管辖区(德語: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法語:Occupation de la France par l'Allemagne)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临时管辖机构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用于管辖位于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占领区。这一地区在1942年11月由“占领区”(法語:zone occupée)更名为“北区”(法語:zone nord),而先前南部未被占领的“自由区”(法語:zone libre)则更名为“南区”(法語:zone sud)。

事实速览 法国军事管辖区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 地位 ...
Remove ads
Remove ads

簡介

德国国防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订立占领管辖的条款。此时法方和德方均认为占领将只是暂时性的,并认为英国也将很快议和。在条款中,法方同意将其所有士兵作为战俘处置,直至一切冲突结束。

“法兰西国”(法語:État français)取代战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主权和领土范围被限制于自由区。由于旧都巴黎坐落于占领区内,因此其政府所在地往南迁移至奥弗涅的水疗城镇维希,使此政权通称维希法国。名义上维希政府对全法国具有管辖权,但占领区的军事管辖事实上为纳粹独裁。1942年11月11日,为应对同盟国于1942年11月8日对法属北非的入侵(火炬行动),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了自由区(安東行動),将军事管辖扩展至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仍旧存在,但其权力更加受限。

诺曼底普罗旺斯的登陆行动之后,法国获得解放,军事管辖也由此结束。名义上军事管辖由1940年5月持续至1944年12月,但事实上法国的大部分领土在1944年夏季即已全部解放。

Remove ads

另见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