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8屆金曲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台灣電視公司承辦的第18屆金曲獎,於2007年5月4日公佈入圍名單,並首度將「傳統暨藝術音樂類」與「流行音樂類」分開頒獎,流行音樂類頒獎典禮於6月16日在台北市多功能體育館(小巨蛋)舉行。本屆共計有165家有聲出版業者及個人工作室提送482張CD專輯,共8,103件作品參賽。[1] 流行音樂類共有104件作品入圍,角逐22個獎項。
評審團
流行音樂作品類:
劉亞文(製作人)/總召集人(兼流行音樂作品類召集人)、李冠樞(MTV台總經理)/資格審委員、林哲儀(DJ)/資格審委員、祝驪雯(KKBOX資深副總)/資格審委員、王海玲(民歌手)、巴奈‧庫穗(巴奈 (柯美黛),原住民歌手)、邱憲榮(邱晨,創作人)、林昶佐(Freddy,閃靈樂團前團長)、姜雲玉(民族歌謠演唱家)、高子洋(製作人)、徐崇憲(錄音師)、翁孝良(製作人)、郭懿堅(亞洲電台總經理)、張勇強(製作人)、廖婉池(廣播人)、劉衛莉(唱片記者)、韓正皓(製作人)、羅文聰(製作人)、嚴子貿(製作人)
音樂錄影帶組:
李祐寧/召集人、白韻如、林見坪、張秀貞、劉榮凱
獎項異動
「傳統暨藝術音樂類」與「流行音樂類」獎項自本屆起分開頒獎。流行音樂專輯製作人獎再次區分為演唱類及演奏類兩項「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並在演唱類獎項新增「最佳單曲製作人獎」。本屆另增設評審團獎,由評審自本屆報名參賽作品中提名,獎勵特殊且值得鼓勵之作品。並增設「票選最受歡迎男(團體)歌手獎」和「票選最受歡迎女(團體)歌手獎」,以票選方式決定得獎者。
入圍暨得獎名單
以![]() |
【出版獎】
【個人獎】
註:安又琪原以艾迴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談情說愛》專輯入圍最佳新人獎,後經新聞局確認曾於2004年發行過個人專輯不符合最佳新人獎之報名規定而遭撤銷入圍資格。[4][5]
【出版獎】
【個人獎】
- 觀眾票選最受歡迎男(團體)歌手獎
- 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女(團體)歌手獎
- 票選第一階段自2007年5月10日至5月20日止,初選名單由台灣最大唱片通路5大唱片提供,從2006年銷售最好的前百張專輯,扣除發行兩張專輯以上者、電視原聲帶,選出男、女歌手各35名,包括團體在內都以主唱性別來歸類為男或女歌手[6]。以網路投票分別選出男、女(團體)歌手前十名後,自5月23日至6月15日進行第二階段投票。第二階段投票以網路及簡訊投票進行,第一階段獲得票數不列入計算。6月16日頒獎典禮正式公布結果,並頒獎座(無獎金)給最高票者。[7][8]
頒獎典禮
本屆頒獎典禮於2007年6月16日舉行,星光大道由季芹、Linda主持,陶晶瑩與侯佩岑搭檔主持的頒獎典禮於晚間7點在臺北小巨蛋正式開始[10]。本屆主題「mii」代表「Music is international」,也有遊戲機Wii的涵義[11]。
爭議
- 本屆金曲獎增設「觀眾票選最受歡迎男女(團體)歌手獎」,原本承辦單位「東風」、「圓頂」註明此獎為「正式獎項」,但因爭議過多、備受網友質疑,在與新聞局的討論之下決定刪掉「正式」兩字。承辦單位強調該獎項意義在於重視網路民意、鼓勵人氣歌手,不過由於未經過評審評選,不屬於金曲獎正式的獎勵範圍,獲獎者雖然可獲獎座,但沒有獎金,還會明確註明是「觀眾網路票選獎」。而該獎項的票選活動自5月10日起跑,16日即有網友發現票選機制不嚴謹,許多歌手的票數一夜之間增加2、3千張,有「灌票」之嫌疑,建議新聞局應該把這個新增的獎項取消。[12]該獎項之後也僅存在本屆金曲獎。
- 以《種樹》獲得「演唱類最佳客語歌手獎」和「演唱類最佳客語專輯獎」的林生祥,上台發表感言時,表示音樂獎應以音樂類型作為分類,而非種族語言,因而拒領獎座,並將獎金平均捐贈給美濃種樹團隊、美濃社區報「月光山」雜誌、報導有機作物的「青芽兒」雜誌,以及「白米炸彈犯」楊儒門。[13] 現場支持者高舉「支持台灣農業」標語呼應。
- 本屆頒獎典禮發生尚未頒發獎項,在場入圍者卻已提前知道本身並未得獎的「得獎名單外流事件」。[1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