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海刺尾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海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sohal),俗称紅海騎士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身上的斑紋容易和紋倒吊搞混,但後者主要分布太平洋一帶,於1775年首次被瑞典博物學家、探險家和東方學家彼得·福斯科爾正式描述為Chaetodon sohal,其模式產地為紅海。
Remove ads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從波斯灣至紅海海域,於2017年和2018年在地中海被發現,可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從紅海遷移到達那裡[3]。
深度
水深0-2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頭上部和頸背上的條紋灰色,頭部下部和腹面蒼白,有淡灰色和灰綠色的縱紋;背鰭、臀鰭和腹鰭黑色,邊緣呈鮮豔的藍色,胸鰭下方體部有一大片橙色,尾鰭呈黑色,尾柄上的棘鞘是橙色,尾鰭呈月形[4],體側有縱向的細黑色條紋,中間被綠色、橄欖色條紋分開,這些條紋在尾柄的脊柱處連接在一起,上半身的條紋更細、更蜿蜒,但下半身的條紋更寬、更直。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 30-3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8-29枚,體長可達40公分。
生態
經濟利用
為觀賞性魚類。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