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丹 (称谓)

伊斯兰教称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丹 (称谓)
Remove ads

苏丹阿拉伯文:سلطان,拉丁轉寫:Sulṭān,發音:[ˈsulˈtˤɑːn]),阿拉伯語音譯詞,有「力量」「統治權」等含義,後衍生為伊斯兰国家的统治者头衔,在11世纪廣泛使用於伊斯兰国家的君主稱號。由苏丹统治的國家称为“苏丹国”(阿拉伯文:سلطنة)。

Thumb
加茲尼馬哈姆德(大象上),首位使用蘇丹稱謂的穆斯林君主

定義

苏丹的称谓最早由加兹尼的马哈茂德使用,後在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王朝中流行,逐渐扩散到整个穆斯林世界。苏丹与“國王”(ملك malik)存在区别,虽然二者都指主权国家的君主,“苏丹”一词限于穆斯林国家使用,因此带有宗教意义,使之与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国家的世俗“国王”形成对比[1][2]。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的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相關称谓

苏丹称谓比较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不同,也会迎合当地人的习惯。一些比较著名的是:

  • “曼尼苏丹”(Mani Sultan或作Manney Sultan,字面含义为“珍珠之王”,引申為“尊贵的君主”),在印度的俗名为“羅闍”,今稱「拉者」。其中文翻译作“大君”。
  • “苏丹殿下(英語:Sultanic Highness)”,东西方结合的混合式尊称,用来称呼苏丹的儿子王子)、女儿王女)和儿媳婦王子妃)。
  • 用作王子的专称,在哈萨克汗國叶尔羌汗國布哈拉汗國使用,一般寫作速檀。

在中国古代,“蘇丹”一词有“素檀”、“速檀”、“速魯檀”、“鎖魯檀”、“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層檀”等多种译名。

历史上已确认的苏丹国

安納托利亞和中亚

高加索地區

南亚

印度

馬爾地夫

  • 马尔代夫苏丹国

东亚和东南亚

汶萊

菲律賓

泰國

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过去曾有八个苏丹国,其中七个至今仍存在:

中國

阿拉伯世界

敘利亞

沙烏地阿拉伯

阿曼

阿爾及利亞

埃及

蘇丹

非洲之角

东非和印度洋

斯瓦希里

肯亞

西非和中非

喀麥隆

中非

尼日

奈及利亞

查德

当代

只剩下四个国家拥有苏丹、而且大都在東南亞地區,分別是: 汶萊 阿曼 印度尼西亞日惹特区)、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登嘉楼州吉打州吉兰丹州彭亨州柔佛州霹雳州)。

更多信息 主權国家, 國家元首 ...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