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結構穩定性
在参数发生微小改变或者有小的扰动时,系统结构或动力学不发生定性改变的性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数学裡的結構穩定性是动力系统的基本性質,是指軌跡的質性行為不會被小擾動(明確的說,是C1小的擾動)所影響。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5年7月21日) |
這類質性性質的例子包括有不动点、周期点(但不包括其週期)。結構穩定性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不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考慮固定系統初始條件的擾動,結構穩定性則是處理系統本身的擾動。此概念的變體可應用在常微分方程、微分流形上的向量場、所產生的流,以及微分同胚。
結構穩定系統是由亚历山大·安德罗诺夫和列夫·庞特里亚金在1937年提出的,當時用的名稱是systèmes grossiers或粗糙系統(rough systems)。他們提出了平面上粗糙系統的characterization,也就是Andronov–Pontryagin準則。在此例中,結構穩定的系統是「典型的」,在所有具有適當拓撲的系統空間中形成一個開放的密集集。在更高維度則不是如此,意指高維度下,典型的動態系統可能非常複雜(例如奇異吸引子)。任意維度的結構穩定系統中,很重要的一類是由阿诺索夫微分同胚和流所產生的。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期,Maurício Peixoto和Marília Chaves Peixoto受到安德罗诺夫和庞特里亚金研究的影響,發展且證明了Peixoto定理,是第一個結構穩定性的通用characterization[1]。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