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红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1]。红陶是在氧化性气氛的窑中,以950℃烧制。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5月18日) |



仙人洞遗址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故也稱為彩陶文化[2]。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表面彩绘有条带纹、波纹和舞蹈纹等,制品有炊具、食具、盛储器皿等。
傣族紅陶
傣族红陶制作材料为当地一种红粘土,呈砖红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后,用自制的转盘手工拉坯。坯拉好后用有花纹的木拍拍上简单的花纹,放入棚下阴干,阴干后即行烧制。傣族红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语称为“莫丁”,一般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于盛水装饭,在炎热条件下能免除腐坏之虞,为所有傣族人家必备之器。[3]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