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约维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維安努斯(拉丁語:Jovianus;古希臘語:Ἰοβιανός,羅馬化:Iobianós;331年—364年2月17日),是一位羅馬帝國皇帝,於363年–364年在位,是最後一位在完整在位期間統治環地中海全境的羅馬皇帝。身為帝國禁衛軍的一員,他隨尤利安皇帝遠征薩珊波斯帝國。尤利安陣亡後,疲憊不堪和糧草匱乏的軍隊擁立約維安為皇帝。由於無法渡過底格里斯河,約維安被迫與波斯議和,並接受了極度屈辱的條件。在他7個月的統治期間,他一直在返回君士坦丁堡的途中。最終在達達斯塔納去世,未能抵達首都。
從約維安的繼任者瓦倫提尼安一世和瓦倫斯到西羅馬帝國滅亡,此後所有政權都由兩位皇帝共同統治,領土開始習慣地分為東部和西部兩個管轄區。因此,約維安是最後一位在完整在位期間統治羅馬帝國全境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394-395年間因打贏内戰後沒有任命西部皇帝而統治整個帝國,狄奧多西起初379年登基時只是東部皇帝。)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入伍
約維安於331年出生於上默西亞行省的辛吉杜努姆(今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是瓦羅尼亞努斯之子[1],瓦羅尼亞努斯是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皇家衛隊的指揮官。[2]約維安也加入了衛隊,並於361年以衛隊成員的身份護送君士坦提烏斯的遺體前往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聖使徒教堂。[2]約維安與查里托結婚,育有兩子,瓦羅尼亞努斯(和约维安父親同名)和另一個名字不詳的兒子。[3]
同年,約維安隨皇帝尤利安東征薩珊波斯帝國。在薩馬拉戰役中,尤利安身負重傷,最後不治身亡。這場戰役規模雖小,但意義重大。[4]根據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記載,彌留之際的皇帝拒絕指定他屬意的繼承人,因為他擔心自己可能會忽略一位合適的候選人,或者使他屬意的候選人落入野心勃勃的貴族手中。[5]尤利安於363年6月26日駕崩。[6]第二天,羅馬軍隊將皇位獻給了年邁的東方大區禁衛軍長官(總督)薩圖尼尼烏斯·塞孔杜斯·薩盧提烏斯,但他拒絕了。[7]相反,儘管尤利安恢復了異教信仰,軍隊還是選擇了信仰基督教的士師團高級軍官約維安為皇帝。[7][8]
Remove ads
皇帝
約維安即位當天清晨,便恢復了尤利安開始的軍事撤退。[7]儘管遭到波斯帝國軍隊的騷擾,軍隊最終還是抵達了底格里斯河畔的杜拉城。[9]由於無法架橋渡河抵達西岸的羅馬帝國領土,約維安被迫以屈辱的條件求和。[9]為了換取順利撤回羅馬領土,他同意休戰三十年[10],並同意從羅馬的五個行省:阿爾扎梅納、莫克索奧納、阿茲布迪切納、雷希梅納和戈爾蒂耶尼全部撤軍,同時允許波斯佔領尼西比斯、卡斯特拉·毛塞羅姆和辛加拉。[9]羅馬人也將他們在亞美尼亞王國的宗主權讓給了波斯。[11]亞美尼亞國王阿沙克二世將無法獲得羅馬的任何援助。[9]該條約普遍被視為喪權辱國。[12]
約維安渡過底格里斯河後,派遣使節前往帝國西部宣布其繼位尤利安的事宜。[13]條約簽署後,約維安率軍進入尼西比斯。[9]尼西比斯的居民得知他們的城市將被割讓給波斯帝國後悲痛欲絕,但前任皇帝陣亡令軍隊士氣低落,約維安也無能為力,尼西比斯居民被勒令在三天內離開。[9]
363年9月,約維安抵達埃德薩,並頒布了兩項敕令。[10]第一項敕令限制士兵取草料的距離,意在顯示與薩珊波斯的戰爭結束。[10]第二項敕令將尤利安作異教神殿的私人土地歸還帝國財政。[10]
363年10月,約維安抵達安提阿,遭到民眾的強烈抗議。[14]城內到處可見冒犯的塗鴉和侮辱性的無名公告(famosi)[15],約維安下令焚毀安提阿圖書館。[16](尤納皮烏斯記載約維安是受其妻查里托皇后唆使焚毀了安提阿圖書館。[16]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約翰·佐納拉斯和菲洛斯托吉烏斯均未提及約維安在位期間圖書館被焚毀一事。[16][15][16])363年11月,約維安離開安提阿[17],起程返回君士坦丁堡。[15]
363年12月,約維安抵達安西拉(安卡拉),宣布其幼子瓦羅尼亞努斯為執政官。[18]364年2月17日,約維安在從安西拉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途中,被發現死於安西拉和尼西亞之間的達達斯塔納的帳篷中。[19]他的死因未被調查[17],但據推測可能是由於新粉刷的臥室牆壁上,一個火盆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導致他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死。[8][17][18][20]約維安享年33歲,葬於君士坦丁堡聖使徒教堂[21][22](阿米亞努斯·馬塞利努斯認為他的死因是被勒死即暗殺。[17]),他的棺槨是一塊斑岩石棺。瓦倫提尼安一世和瓦倫斯繼承了他的皇位。[23]
約維安死後,瓦倫提尼安和瓦倫斯清除了所有對其統治地位構成威脅的人。[24]約維安的兒子瓦羅尼亞努斯被弄瞎了雙眼,以確保他永遠無法繼承王位。[24]根據聖金口約翰記載,約維安的妻子查里托皇后在餘生中都活在恐懼之中。[24]
Remove ads
基督教的復興
約維安抵達埃德薩時,受到一群主教的迎接,其中包括剛結束流放生涯返回的亚他那修。[25][26]這些半阿里烏教派的主教們受到了冷遇,而亚他那修則向約維安遞交了一封信,信中堅持尼西亞信經,並反對阿里烏教派。[26]亚他那修恢復了主教職務[27],並獲準陪同約維安前往安提阿。[25]
抵達安提阿後,約維安收到了一封來自安提阿宗教會議的信,信中懇求恢復梅萊提烏斯的主教職務。[28]363年9月,約維安恢復了軍隊的旗幟「拉布蘭旗」[23],並廢除了尤利安針對基督徒的敕令,但並未關閉任何異教神廟。 [29]他頒布了一項寬容敕令,允許臣民享有完全的宗教自由[29],但他禁止了巫術和占卜。[30]儘管他支持尼西亞教義,但他並未頒布任何針對阿里烏教派的敕令。[23]阿里烏教派教會史學家菲洛斯托吉烏斯指出:「約維安皇帝恢復了教會的原有用途,並使它們擺脫了叛教者尤利安施加的一切令人煩惱的迫害。」[23]
註腳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