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纳兰性德

清朝詞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纳兰性德
Remove ads

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原名成德,通称纳兰性德[1]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2]生于北京,满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词人、學者。

事实速览 納蘭性德, 族裔 ...

生平

納蘭性德生於臘月,始祖名叫星根達爾漢(亦勝根打喇漢、打葉),曾祖父叫金台石,是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為努爾哈赤的福晋(即皇太極生母,納蘭性德是皇太極的舅舅)。母愛新覺羅氏,為阿濟格和继福晋博克托之女,父親納蘭明珠歷任內務府總管、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納蘭性德十七歲進太學,十八歲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3],中二甲第七名,賜进士出身。

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與康熙長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親戚關係,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2]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性德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岁三十二),死后葬于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地区皂甲屯)。《清史稿》有传。[4]康熙十二年状元韓菼作《祭成容若同年文》(载韓菼《有怀堂文稿》卷21),又作《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载韓菼《有怀堂文稿》卷14)。康熙三十六年探花姜宸英作《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表》。

与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画家張純修交友,張純修为納蘭性德辑刻《饮水诗词集》并作序(扬州语石轩初刻版,1691)。

Remove ads

先祖列表

更多信息 先祖 ...
Remove ads

家庭

Thumb
禹之鼎作《納蘭容若像》

纳兰性德20岁时(約1674年)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颜氏为妾,纳兰与卢氏十分恩爱。可惜好景不长,才过了三年多的时间,卢氏就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号,因产后受风寒,缠绵病榻而去世。纳兰性德为她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悼亡词。又过了三年多,他续娶官氏为继室。两人感情也不错。纳兰性德在扈驾至辽东五台山江南一带巡视及赴梭龙侦察的行役途中所写的一些思家的作品,显然是为官氏所作的。纳兰性德的子女人数、名字,由于记载年代和史料来源有别,虚实难辩,甚至自相矛盾,很久以来无法弄清。据现有材料,研究者大致认同纳兰共有三子,长子富格,次子富尔敦,三子富森,女数人。長女嫁給高其倬作原配;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年羹尧,其孙名瞻岱

纳兰性德一生,一共两位红粉知己,一个是原配夫人卢氏,另一个是南方汉家才女沈宛。沈宛是当时江南小有名气的歌妓才女,因当时民間有满汉不能通婚的不成文風氣,娶沈宛后沈宛并未入住纳兰府,住在北京西郊德胜门的宅子内,他尽力给她一切,却唯独不能给她一个家。半年后,沈宛便离开京城,回到了江南。[5]

相传,纳兰性德还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小表妹,两人两情相悦。但按当时的规矩,凡到选秀女之年,三年一次,家有13-15岁的姑娘必须进宫参加选秀,入选进宫,落选可自由婚配。以表妹的家世,相貌,才华,想必是肯定被选中的。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徒留无数遗憾。

纳兰性德去世于康熙二十四年,同年秋天,沈宛为他生下了他的遗腹之子富森。

子女

  • 长子富格,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富尔敦,三子富森。
  • 長女納蘭氏,原配嫁镶黄旗汉军、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进士高其倬
  • 女納蘭氏,原配嫁镶黄旗汉军、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年羹尧(与妻兄富尔敦进士同榜)。
  • 孙子:副都统、甘肅提督瞻岱。其女納蘭氏,嫁镶蓝旗满洲鄂倫(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進士鄂爾奇,胞伯大学士鄂尔泰)。另外,还有延熙、延宁(彦英)、金泰(根泰)。

成就與作品

更多信息 長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 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木兰花 ·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
Thumb
纳兰成德手札卷,藏于上海博物馆

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夏承焘《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能诗善赋,尤工词,虽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通志堂集》卷19附录),然其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他自己在《与梁药亭书》中曾写道:“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从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花间集》的风味。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5]

二十四岁时,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 《饮水词》,取自宋朝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2]惜此两本词集今皆不见传本。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道光十二年汪元治結鐵網齋本和光绪六年许增榆园本),今存词一共348首。[5]部分诗作载于沈德潜《 國朝詩别裁集》卷10、伊福納《白山诗鈔》卷3。

纳兰性德去世后,他的师友徐乾学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等人为其编成《通志堂集》二十卷,包括赋一卷,、词、、《渌水亭杂识》各四卷,杂文一卷,附录二卷。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法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此外,他还编刊过《大易集义粹言》(相传稿本出自陆元辅,载《钦定八旗通志:艺文志》卷120)、《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原撰南宋陈澔)、《词韵正略》、《今词初集》、《通志堂经解》等书。[來源請求]

《通志堂经解》一书,本为徐乾学所辑,同官纳兰成德慕之,央友与徐关说,言此书卷帙浩繁,锓工颇费,愿出赀镌印,署其姓名。徐曰:“但愿传薪于后学,岂吝纤芥之浮名?”慨然允诺。阅者知为纳兰氏,不知出徐氏手也。[6]

Remove ads

评价

Thumb
清康熙松花石雕海水龙纹池砚
  • 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7]
    “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8]
  • 陈维崧:“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9]
  • 周之琦:“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10]
  • 况周颐:“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11]

纳兰性德墓

纳兰家族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尼迓韩(尼雅翰、尼雅哈)及夫人墨尔根氏;明珠及夫人觉罗氏;纳兰性德及夫人卢氏;揆叙及夫人耿氏;揆方及夫人觉罗氏;永寿等。民国多次被盗,后人叶连德奔走相告无果,直到文革完全破坏。现附近有纳兰性德纪念馆。存有纳兰性德墓志铭石碑上书:“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

参考资料

相關影視作品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