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翼身融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翼身融合
Remove ads

翼身融合(Blended Wing Body,縮寫BWB,亦稱翼身合一翼胴融合翼胴合一),是一種飛機設計概念。顧名思義,它將傳統的機身機翼結構融合,變成類似飛行翼的外型。這可使飛機的升力以及燃油效率提升。

Thumb
電腦產生的NASA飛翼融合模型
Thumb
NASA的飛翼融合飛機原型

概觀

飛行翼設計的特色是:沒有機身,只有機翼結構。雖然這或許會使部分結構從機翼內突出。 而翼身融合吸收飛行翼的特色。使用翼身融合設計的飛機,有平坦且有翼剖面形狀的機身,能產生一部分的升力。它的機翼與其它部位,則是平滑的與機身接合。[1]

早期的翼身融合設計例子是1929年的Junkers G.38。當時,它是一台超級巨大的飛機,能夠乘坐34位乘客。它有兩公尺厚的機翼,每一面機翼可以乘坐六人,其他人則在中央的機身。對比同時期用傳統機翼及箱型機身設計的福特 Trimotor,共能承載9位乘客。[來源請求]

Thumb
B-2轟炸機

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的設計剛好包含了飛行翼與翼身融合的概念。 不過它常被分類到飛行翼,因為它突出的機身部分並沒有比在下面的機翼形狀結構大很多。

Thumb
X-48B初次飛行

目前NASA波音在合作研究翼身融合設計設計,代號X-48的飛機[2]。 研究結果指出翼身融合的飛機如果拿來載客用,將能承載450到800名乘客,並能省下超過20%的油料。 NASA從2000年就開始發展一個翼展11公尺、能遠端操作的模型。 這項研究注重在建立關於升力、失速尾旋等翼身融合設計的固有特性的基礎資料。

Remove ads

潛在優點

潛在缺點

  • 造成不穩定(目前的電子技術已經可以解決,駕駛使用線傳飛控命令電腦飛行方向角度,但實際上飛機是由電腦操控,可以穩定飛行)。
  • 在配置上傾向把貨物與乘客放離飛機中心線更遠,增加在滾轉時垂直運動的困難,對客機來說轉彎舒適度是大問題。
  • 乘客區可能將沒有窗戶,逃生也有疑慮。
  • 在結構上,圓形截面(就像傳統的圓柱機身)比橢圓或是長方形的截面更適合承受壓力。這使得翼身融合客機的結構更難設計(因为客艙需要加壓)。[4]

大众文化

波音797流言

翼身融合商用飞机的概念​​照片出现在2003年11月号的《科技新时代》杂志上[5]。从2006年起,网络上开始流传这张飞机照片,称这是研发中的波音797新世代客机,载客量达1000人,巡航速度0.88马赫,航程16000公里,并能直接与空中客车A380竞争[6]。波音公司的人员回应称,这是一个恶作剧,这些照片有可能是用Photoshop等软件修改过的[7]。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网站在传播这个流言[8]

參見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