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應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應辰(1546年—1617年),原名胡宸,字汝拱,號對微,湖廣武昌府興國州大冶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年十三,父希瑗卒于潼川任上,哀毁骨立,守吏扶櫬由侧門出,叱令出中門。家甚貧,一老僕販柴糊家。中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湖廣鄉試第四十名,萬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九十七名,登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1][2]。通政司觀政,次年授户部主事,十三年榷九江關税,十四年差满回部,十六年升员外郎,本年升郎中,甘肃管粮,轉饷蘭州。一日戍兵盡出,虜寇忽至城下,應臣令老弱登城,多張旗帜,雜沓往来,敵疑有伏,遂引去。三日後,督臣郜光先援兵到,奏聞,賜白金、文綺,萬曆二十年(1592年)旋升四川按察副使,備兵川東。播州楊應龍叛[3],上平蠻七略,監軍討賊,擒其前锋李旭,值議撫撤兵,二十八年革任闲住,遂罷歸。卒年七十二[4]。
家族
曾祖胡玉堂;祖父胡遠,號東泉,曾任儒官。墓志铭中说他“生而早慧,未弱冠补弟子员”,“年十四而孤,侍母李孺人,督课公严,借农为喻”,“公奉母教,日夜淬励,每试辄弁邑诸生,学使薛公、蔡公、郡守郭公、仲公多器之”。无奈“竟久试不售,后领嘉靖辛卯岁荐而母李已谢世矣”。生子二。“日手一编教诸子,谆谆以立身行已为本”。父胡希瑗(1513年-1558年),字子翼,号橋南[5]。明嘉靖丁酉年(1537年)举人,歷任四川巴州、潼川州知州。母周氏(1516年-1555年)。永感下。兄賓、廪、定。弟寀[6]。叔父胡希寅,号云野,嘉靖丙午年(1546年)举人。曾任广东开建县知县,后调任常州府通判。從弟胡基,胡希寅长子,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任都昌县知县。舅父周大烈,曾官四川按察司副使。
胡应辰长子胡允同(胡同祖),字敬嗣,廩生,才智出众,诗文突出,著有《延清园拜石亭诗草》。不幸早逝(46岁)。有子三,胡绳祖、胡念祖、胡率祖。胡绳祖,字畏思,崇祯十五年(1636年)举人,曾任潜山县知县。著有《读史论略》、《〈史记〉评略》、《晚箴录》、《归农杂撰》。胡念祖,字鹤心,清顺治丙戌年(1646年)举人。著有《诗瓢》、《慈卫阁稿》、《及晨草集》。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