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林翼
清朝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貺生,號潤之[1],湖南長沙府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人,晚清中興名臣、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軍事家,是湘軍前身湘勇重要首領。道光十六年進士,官至湖北巡撫。
Remove ads
生平
來自湖南麥田胡氏。祖父胡顯韶,為諸生;父胡達源,任翰林院侍講[2]。胡林翼生於嘉慶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時,少時風流無賴,然天資聰穎,“篤嗜《史記》、《漢書》、《左氏傳》、《資治通鑑》中外輿地志,山川阨塞,兵政機要,探討尤力。”[3]道光十年(1831年)在桃花江陶氏別墅娶兩江總督陶澍之女陶靜娟[4],婚後仍流連於秦淮河畔,陶澍說:“潤之之才,他日勤勞將十倍於我,後此將無暇行樂,此時姑縱之。”[5]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恩科順天鄉試舉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二甲第二十九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岳父陶澍去世,道光二十年(1840年)先後充會試同考官、江南鄉試副考官(文慶任正考官),同年因江南鄉試安徽錄取人數超額事降一級(從七品)調用(文慶遭革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丁父憂去職。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服闕,捐納內閣中書,同年以知府分發貴州,歷任安順府、鎮遠府、黎平府知府,“勵志政事,軍興而後益以名節厲世,頗似信國少保”[6]。在任強化團練、保甲,鎮壓黃平縣、台拱廳、清江廳、天柱縣等地苗族起義和湖南李沅發起義,後總結戰爭經驗編成《胡氏兵法》。太平軍西征,湖北成為主戰場,胡林翼時任安順府知府,曾國藩推薦其襄助湖廣總督吳文鎔,咸豐四年(1854年)春升貴東道,抗擊太平軍,率領600名貴州練勇奔赴湖北戰場,無奈尚未抵達武昌府,吳文鎔已兵敗自盡,七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駐防岳州府,九月調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府,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升湖北布政使,率軍回援武昌府,四月武昌府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撫皆於任內陣亡,或被太平軍逼迫自盡,胡林翼就任後兩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軍的曾國藩,奉詔任湖北巡撫,負責南岸軍事,與曾國藩策畫圍攻武昌府,率軍與太平軍激戰,三奪武昌府,咸豐六年(1856年)十二月第四次爭奪戰後收復武昌府,咸豐七年(1857年)擊潰陳玉成,咸豐八年(1858年)五月攻佔九江府,同年圍攻安慶府,十一月主力李續賓在“三河之戰”全軍覆沒,其勢遂受挫。
咸豐九年(1859年)與曾國藩分兵四路進攻安徽,咸豐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軍攻入湖北,胡林翼率軍回援,八月曾國荃攻下安慶府,當時咸豐帝病逝,胡林翼聞訊大慟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時,胡林翼在武昌府病卒。與正室陶靜娟生有一女胡端儀,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嫁監察御史周開銘[7]。
Remove ads
特質
胡林翼受曾國藩推薦提拔,進入湘軍,與曾國藩,並稱曾胡;胡之人格特質,若與曾國藩相比,曾為人持重堅韌,胡為人明快果斷;曾做事謹慎多慮,胡做事氣魄宏大;曾以道義感孚世人,胡以權術收攏人心。曾胡兩人皆為湘軍主帥,曾以剛強示人,遇事不退讓,與同僚關係惡劣,甚至敢與皇帝咸豐頂撞,而胡以柔術著稱,既能取悅皇帝咸豐,也能以靈活手段推功讓能,協調官僚關係;正因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剛柔兼容並濟,才使湘軍得以發展壯大。
事蹟

據言胡林翼一日在安慶長江沿岸策馬登山,瞻眺形勢。他以勝券在握的口氣道:「此處俯視安慶,如在釜底,賊不足平也!」當他策馬下山,馳至江畔,猛然看見江中兩艘西洋新式軍艦,鼓輪逆流而上,飛快游弋,中國船舶難以望其項背。胡林翼憂心洋人勢力,立即變色不語,勒馬回營途中忽大口嘔血,幾乎墜馬[8]。此後每當有人與胡林翼談起洋人洋務,他總是搖手閉目,神情黯然,歎稱:「此非吾輩所能知也……」不久後便死去,此说也尽述英国与1750年起史帝文生发明机车头即工业革命起,国力的长足强盛,但清中国仍抱残守缺于农业时代,与世界先进国国力严重落后。
胡林翼雖早歿,但生平推功讓能、調和諸將之力甚強。咸豐六年,胡林翼升為湖北巡撫,極力籠絡時任湖廣總督的滿洲權貴官文,其母收官文之妾為義女[9],又處處讓利給官文,故胡林翼所言,官文無不言聽計從,為平定太平天國奠定良好基礎,史載“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國藩說:「林翼堅持之力,調和諸將之功,綜覈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進德之猛。」,死後諡文忠。
雖認識時間不長,胡林翼對剛加入湘軍的李鴻章愛護有加。曾國藩指派李鴻章回鄉訓練淮勇,胡林翼的建議可能有很大作用。
著作
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中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
雲南將軍蔡锷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把这本书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