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噝蝰屬

蝰蛇科的一属毒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噝蝰屬
Remove ads

噝蝰屬學名Bitis),又稱膨蝰屬,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主要分布於非洲阿拉伯半島南部。[1]噝蝰屬成員中同時有世界上最巨型和最細小的蝰蛇,牠們被稱為「膨蝰」的原因,是因為所有噝蝰在遇到危機時,會不斷重覆地將身體膨脹、收縮,並配合發出響亮的嘶嘶聲,產生威嚇敵人的效果。[2]噝蝰屬的模式種是廣泛地分布在非洲全土的鼓腹噝蝰B. arietans)。[1][3]目前共有14個種已被確認。[4]

事实速览 咝蝰属,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特徵

噝蝰屬成員的體型十分極端,既有相當細小的納米比亞侏膨蝰B. schneideri),其體長最長只有約28厘米,也許是世界上最小型的蝰蛇;也有相當巨型的加蓬噝蝰B. gabonica),其體長可以長達2以上,是世界上最重的蝰蛇。[2]

所有噝蝰頭部都是扁平寬闊,呈三角形,鼻端圓鈍,與頸部有明顯分野。頭額位置滿佈細碎、不規則而尖銳的鱗片,有明顯的眼角。部份噝蝰的吻鱗及眶上鱗是特別大片的,遠看彷如角狀。雙眼細小,鼻孔闊大並朝外開展。吻鱗與鼻鱗間有數排細鱗相隔。所有噝蝰都有完整的鼻上氣囊,顎骨短小,只能承托一雙倒鉤尖牙。[2][5]

噝蝰的體格頗為壯碩,身上鱗片呈龍骨狀般尖銳,鱗尖有細小孔洞。背鱗為數約21至46排,輕微向兩側傾斜。腹鱗為數約112至153排,鱗片較大片,鱗緣平圓,普遍不像背鱗般尖銳,不過局部腹鱗有時也會顯得尖銳。尾巴短小,只有單片肛鱗。尾上鱗成對排列,為數約16至37排,間中成龍骨狀。[2][5]

Remove ads

地理分布

噝蝰主要分布於非洲阿拉伯半島南部。[1]

行為

噝蝰最著名的動作是其身體不斷收縮、膨脹,配合響亮嘶嘶聲的戒備形態。牠們是陸行性的蛇類,屬於伏擊高手,表面動作緩慢,實際上卻能作出迅捷的咬擊。[2]蝮亞科下的各種蛇類相比,噝蝰明顯欠缺熱能感測器官,一些實驗證明噝蝰面對較冷及較熱的模擬獵物,反應並無二致,由此證明噝蝰對於溫度的敏感度是頗低的。[6][7]

繁殖

所有噝蝰都是卵胎生的,有些雌性噝蝰更能一次性大量誕下幼蛇。[2]

毒性

噝蝰一向被視為危險蛇種,當中有些成員更是高危一族。[2]目前世界上至少有六種多用途血清是針對噝蝰毒素而製成的,當中五種由法國疫苗機構Aventis Pasteur、Pasteur Merieux公司,與及南非的醫學研究院(SAIMR)所製。所有血清均針對鼓腹噝蝰B. arietans)的毒素,其中四種血清亦同時對加蓬噝蝰B. gabonica)毒素產生作用。[8][9]至少有一種血清「India Antiserum Africa Polyvalent」能有效應付犀噝蝰B. nasicornis)毒素。[10]在過去這種抗蛇毒素曾用作治療所有由噝蝰咬傷所導致的中毒症狀,可惜成效好壞不一,未能成為正式的專門藥劑。[2]

物種

更多信息 種名[1], 學名及命名者[1] ...
Remove ads

分類

根據一些文獻記載,噝蝰屬可能還包括下列成員:[2]

  • B. albanica - Hewitt, 1937
  • B. armata - Smith, 1826

學者力克等人(1999)透過分子數據分析,研究噝蝰屬成員間的系統發生關係,並鑑別出四個主要生物源流,創建出四個亞屬,分別為:[2]

  • 噝蝰亞屬Bitis):包括鼓腹噝蝰。
  • Calechidna):包括B. albanicaB. armataB. atropos、砂膨蝰、角膨蝰、安哥拉噝蝰、高原噝蝰、侏噝蝰、紅噝蝰、納米比亞侏膨蝰及沙漠噝蝰。
  • Macrocerastes):包括加蓬噝蝰、犀噝蝰及埃塞俄比亞噝蝰。
  • 肯雅噝蝰亞屬Keniabitis):包括肯雅噝蝰。

這套分類方式對於生物學名命名法的影響甚微,不過對於一個屬而言,亞屬的出現及其定義很可能是令屬迅速產生分野的指標。所以,每個有興趣研究噝蝰的人都會善加利用這四個亞屬,盡力整理好噝蝰家族。[2]

Remove ads

備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