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傷
有意且直接地傷害身體組織的行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傷(self-harm,self-injury)[1][2]是有意且直接地傷害身體組織的行為,當事人一般沒有自殺的意圖[3][4][5]。无论是否有自杀意图, “自残”经常被滥用于任何有自我伤害的情况。[4][6] 較近期的文獻多會使用“自我傷害”和“自傷”去取代較不中立的「自殘」,特別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出版以後。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3月30日) |
最常見的自傷方法是使用尖銳的物體割破當事人自身的皮膚,但自傷也包括各式各樣的行為,包括自焚、划伤身體部位、把身體撞向硬物、用拳頭或其他會造成傷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擾傷口癒合(摳皮症)、拔毛(拔毛癖),以及攝入有毒物質[4][7][8]。
物質濫用和进食障碍一般不會視作自傷,因為所造成的組織損傷通常都是無意的附加後果[9]。以及纹身和穿孔等社会可接受的身体修饰一也不被认为是自我伤害。[10]然而,相關定義的界線並不總是明確的:如果當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視作自傷的行為傷害自己,那麼亦可界定為自傷[9]。
雖然自殺並不是自傷者的意圖,但自傷與自殺之間仍存在複雜的關係。自傷行為可能具有潛在的致命風險[11]。另外,自傷者擁有相對較高的自殺風險[7][12],研究表明40%至60%的自殺者亦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自傷行為[13]。儘管如此,只有少数自残者有自杀倾向。仍不能归纳性地認定大多數自傷者最終都會自殺[14][15]。
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自我伤害。自我伤害是一些人格障碍的普遍症状。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很多心理疾患的患者也会有该症状,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自閉症譜系障礙、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情绪障碍、进食障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分裂症、解离障碍的人,以及经历性别焦虑症的人[4]。同时该研究证明自我伤害是自我惩罚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研究自我伤害的动机可能是阶段性的反分离、反自杀、寻求感觉和人际关系影响, 根据个例不同, 自我伤害的动机各不相同[4]。在没有潜在心理健康诊断的高功能个体中也会发生自我伤害[16]。有些人将自我伤害用作因应,暂时缓解焦虑、抑郁、压力、情绪麻木或失败感等强烈情绪。自我伤害通常与创伤史有关,包括情感和性虐待。[17] 有许多不同的手段可用于治疗自我伤害,这些手段有些是专注于治疗根本原因, 有些是治疗自我伤害行为本身。其他方法包括回避治疗,重点是让个人忙于其他活动,或用不会导致永久损害的更安全的方法取代自我伤害的行为。[18] 自我伤害往往始于青春期。在童年的自我伤害相对罕见,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例有所上升。[19]老年人也有可能有自我伤害的行为。[20]自残的老年人严重受伤和自杀的风险更高。[21]被人类的圈养动物中, 鸟类和猴子也被观察到有自我伤害行为。[22]关于自我伤害的一个常见观念是,这是一种寻求注意力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许多自我伤害者对暴露自己伤口和疤痕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导致他们不遗余力地向他人隐瞒自己的行为。[23]他们可能会为自己的伤害找一些借口,或用衣服隐藏他们的伤疤。[24][2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