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由世界

泛指全世界反共的主要阵营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世界
Remove ads

自由世界(英語:Free World),又称为民主自由國家,包括美国中华民国韓國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國德國意大利、其他欧盟成員國家、北約成員國家、澳洲紐西蘭等國,由美国領導[1]。自由世界這一名詞从1945年开始使用,代表了西方世界和結盟國家,也更廣泛的代表所有反共國家[2]。其範圍遍佈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3]

Thumb
自由之家的在2016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绿色国家为“自由世界”,紫色国家为“独裁国家”,黄色国家为“部分自由”

歷史

源起

最早將「自由世界」一詞用說出的是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二戰宣傳電影《我們為何而戰》。在該電影系列的第一部《戰鬥前奏曲英语Prelude to War》中,“自由世界”被描繪成一個白色星球,與被稱為“奴隸世界”的黑色星球形成鮮明對比,影片將自由世界的建築被描繪為以美國西歐為主的風格;而奴隸世界的建築則被描繪為歌德式風格古羅馬風格以及东洋风格的混合體,以暗示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大日本帝國這三國。

定義的演變

Thumb
冷战三个世界(1975年4月至8月)
  第一世界:与西方集团结盟者(包括北约和盟友),由美国领导
  第二世界:与东方集团结盟者(包括华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盟友),由苏联领导

在美國正式參加二戰後,“自由世界”就專指與軸心國作戰之國家[4][5],因為同盟國陣營視自己是反法西斯陣營的中堅力量,認為軸心國所統治的國家們全部受到法西斯主義壓迫,故要讓被軸心國統治的國家獲得「自由獨立」。

二戰結束後,該詞的定義就發生變化,開始只指代美國及其盟國,不再包括同為反軸心國盟友的蘇聯。到了冷戰時代,「自由世界」的概念包括全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制度最為成熟的那批,尤其以反共國家為多。在最嚴格的定義中,只有北約歐盟五眼聯盟才算是自由世界國家,因為它們全部具備代议民主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示威結社等自由以及領先地球大多數國家的國民幸福度,從而被歸類為「自由世界」[6]

Thumb
《自由世界畫報》(Free World Pictorial),是美國新聞處於冷戰時期在台灣發行的半月刊,每期約9000份,主旨是宣傳美國、以及退守台灣中华民国与美国的合作

冷戰期間,許多對美國和蘇聯都不結盟的第三世界國家、中立國家們也可被稱為“自由世界”。另一方面,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則認為“美國宣稱的自由世界是非法的”,認為這只是資本主義國家對自己的自詡。一些不是共產主義,但依然不同意美國的外交政策,或者有極端反美情緒的國家,也會把“自由世界”當做負面的形容詞使用。

21世紀的用法

雖然冷戰以美國的勝利、蘇聯的解體為結束,但“自由世界”一詞依然在全球反恐戰爭期間使用[7]。美國民主黨的保守派政治學家——塞繆爾·P·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說:這個詞已經被“國際社會的概念”所取代,變得沒有那麼具備攻擊性,自稱“自由”並不是說其它國家的團體就一定是“封閉獨裁的”;而同時,美國和西方國家也不應該被“自由”這個詞所限制,做出符合人權普世價值觀的行動才應該是外交的第一考量[8]

2010年代後期,隨著中美關係在意識形態及制度上的對立日深,「自由世界」一詞再度逐漸盛行[9][10],2020年7月23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前總統尼克松紀念圖書館發表《共产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演說,指責中國造成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並實施暴政威脅美國和世界各國的經濟、自由、國家安全和民主,呼籲改變中共威脅自由世界的行為[11][12]。蓬佩奥亦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破产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信仰者”(英語: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a true believer in a bankrupt totalitarian ideology),呼籲中國人民改變中共[13]。此次蓬佩奧的演講被BBC視為開啟第二次冷戰的新鐵幕演講[14]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