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位於臺北市內湖區的一間市立高級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英語:Taipei Municipal Lishan Senior High School,簡寫為LSSH),簡稱麗山高中。設校於臺北市內湖區,1993年起籌備,曾一度名為「麗山科學高中」[3],於2000年正式成立招生。

為建立臺灣第一所「以科學方法為主、以人文素養為輔的全人教育」為發展重點的學校[4]。因應國際未來發展趨勢,學校重點在於培育國家數理特殊長材之學生,各科設有「研究方法」、「專題研究」課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能思考、有教養、富創意、具國際觀與行動力」的學生[5]。該校也以此特點吸引部份傳統名校的學生族群[註 1][6]。近年也將其在自然科學所累積的成功經驗逐步推廣到社會科學及語文領域[7]。培養校內學生之餘也常舉辦各式科學營隊、教室觀課推廣科學教育,廣邀各界師生、民眾蒞校交流[8][9][10]。
Remove ads
歷史及重大事件
Remove ads
歷任校長
交通
臺北市市區公車鄰近站牌
- 「麗山高中(環山)」
- 214、256、268、紅31、藍20區、藍27
- 「麗山高中(港墘)」
- 214、222、268、551、藍20區、首都客運1573A繞駛麗山高中、國光客運1801、國光客運1801A
- 「捷運港墘站(內湖高工)」
- 21、28、214、222、247、247區、267、268、286副、287區、620、646、681、683、紅2、藍7、藍7副、藍26、通勤18、內科通勤19、內湖幹線、946、946副、跳蛙公車五股-內湖科技園區、國光客運1843
- 「港墘派出所」
- 0東、21、222、551、646、652、紅3、紅3區、藍7、藍7副、藍26、946、946副、跳蛙公車淡水-內湖科技園區、跳蛙公車蘆洲-內湖
- 「西湖圖書館(湖光教會)」
- 0東、28、214、222、247、247區、267、278、286副、287區、620、681、683、紅2、藍20區、內湖幹線、跳蛙公車萬里-內湖科技園區、國光客運1801、國光客運1801A
- 「瑞光港墘路口」
- 21、552、556、645、645副、902、946、946副、950、955、紅3、紅3區、紅31、藍27、綠16、棕20、內科通勤2、內科通勤3、內科通勤6、內科通勤7、內科通勤8、內科通勤10、內科通勤11、內科通勤12、內科通勤13、內科通勤15、內科通勤16、內科通勤17、內科通勤18、內科通勤20、內科通勤21、內科通勤專車—圓山直達車、跳蛙公車林口-內湖科技園區、跳蛙公車泰山—內湖、跳蛙公車瑞芳—內科(北客)、跳蛙公車三峽—內科、跳蛙公車瑞芳—內科(基客)、跳蛙公車五股—內湖科技園區、跳蛙公車三重—內科、跳蛙公車萬里—內湖科技園區、跳蛙公車泰山—內湖(直達)、首都客運1573、首都客運1573A繞駛麗山高中
Remove ads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鄰近站點
- 公共腳踏車:Youbike麗山高中、捷運港墘站(2號出口)
環境
麗山高中地勢坐北朝南,正門位於校地南側,環山路與港墘路交會路口。
校園建築以圖書館—中軸大道—校門構成的南北軸線為界,以西規劃為體育場地,設置室外籃球場、體育館與操場;以東規劃為室內教學場地,有游泳池、藝能大樓、科學大樓、人文大樓以及行政大樓,共五棟建築。
- 校內師長一般以「教學區」稱呼藝能大樓、科學大樓與人文大樓三棟涵蓋範圍,而三棟建築根據南北方向也有南棟、中棟、北棟之暱稱。
麗山高中校內建築坐落並非常見的方正規劃,以下由最南之校門口依次介紹至最北之游泳池。
- 傳達室
- 行政大樓
- 位於校園南側,樓高三層,地下兩層停車場,西側有一電梯,為校長室、校史室、秘書室、人事室、輔導室、總務處、健康中心所在。原本教務處也設於此,後因應作業方便遷移至中棟一樓。
- 一樓設有會議廳一間,常作為教職員或外校來賓參與之會議場所。
- 人文大樓(南棟)
又稱南棟或S棟,位於相對南方。教室編號S101~S510。
樓高五層,二樓與其以上每層北側各有兩條走廊連接科學大樓。校內的社會、國文、英文學科教室均設於此,依據學科分別置於各樓層。值得注意的是,雖北、中、南三棟樓層相連,但是樓層號碼卻依不同樓層之地勢而編,因此南棟二層相當於中棟一層,也相當於北棟地下一層。
南棟樓層分布
- 一樓:原本配合跑班制規劃為置物間,供學生放置物品,但因跑班動線不便,故後來置物櫃皆遷移至各班教室附近,目前此處為班聯會、康輔社、動漫畫社及的各社團中午活動活動場地。東側牆面上有一面落地鏡,是舞漾社校內練習的主要場地。
- 二樓:又稱社會層,乃社會科辦公室、社會科專題教室與社會科教室(包含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每科數間)之座落樓層,同時也是學務處、教官室、國防教室所在。在創校前兩年中,本樓層不設班級教室,從第三年起開始設立。
- 三樓:又稱國文層,兩間國文科辦公室、國文科教室以及一般教室數間,其中一間教室為青翎刊物編輯社之社團辦公室。
- 四樓:又稱英文層,英文科辦公室、英文科、教室語言教室以及一般教室數間(含兩間語言教室,其中一間教室作為英文資優課程的慣例場地,另一間為星嵐大使團的集會場所。)
- 五樓:又稱數學層,原數學科辦公室、一般教室數間及一間高斯教室(似電腦教室,可以用電腦進行大量數學運算、模擬)。從創校第三年起,本層(與中棟四樓以上)就是高三班級教室所在,成為專攻大學入學考試的主要場所,在第四年裝設冷氣之後更有「高處不勝寒」的稱號。從第七年起,全校教室都裝設冷氣,因而打破了高三班級集中的慣例。2012年暑假,兩間數學科辦公室已搬遷至中棟五樓(地科層),原辦公室地點更改為一般教室。
- 科學大樓(中棟)
又稱中棟或M棟。教室編號M101~M510。
樓高五層,地下一層為停車場,每層南北各有兩條風雨走廊連接其他兩棟大樓。校內的實驗室都集中於本棟,依據學科分別置於各樓層。本棟有部分班級教室。根據依地勢編排樓層的規則,中棟三層相當於南棟四層、北棟二層。
中棟樓層分布
- 藝能大樓(北棟)
又稱北棟或N棟,位於相對北方。教室編號N101~N510。
位於游泳池南方,為藝能科教室與辦公室的所在地。樓高五層,地下一層為停車場,每層南側有兩條風雨走廊連接科學大樓。本棟是北、中、南三棟中唯一沒有班級教室的大樓。
北棟樓層分布
圖書館樓層分布
- 大講堂:圖書館前方六角形量體內部為挑高之大講堂,可容納約300人左右,常於全年級集會使用,是除了體育館外第二大的活動場地。挑高夾層中有控制室,與圖書館本體地下一樓相連。
- 空中花園:圖書館前方六角形量體樓頂為空中花園,以往內湖高樓還不多時在此可看到新光摩天大樓。
- 地下一樓:設有多媒體視聽區。現為熱音社、管樂社、FRC場地。有一通道通往北棟社團辦公室,平時不開放。
- 一樓:圖書館入口。本層為圖書館辦公室所在,有開放書架、閱覽區、討論室、單人閱覽桌及電腦查詢區,中間有一迴旋走廊。東側有獨立樓梯可以通往其他樓層。
- 二樓:館內有開放書架、閱覽區及研討室。
- 三樓:館內為K書中心,內有研討室。東側有機房以及遠距教室。遠距教室備有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電子白板,多次在此與NASA舉行數次遠距教學會議,常搭配大講堂現場轉播,並邀請臺北市國高中友校學生共同參與。
- 體育館
- 位於圖書館西南方,地上兩層。
一樓為挑高之綜合體育場,可供籃球、排球、羽球等運動及全校性集會場所使用,也是校內最大表演場地。南側有體育辦公室與器材室各一間,目前體育科辦公室已搬遷至北棟一樓。
二樓週邊為看台,後台二樓為控制室。
地下一層,有桌球場、韻律教室及器材室。 - 體育館亦為麗山三大學生活動(高一大跳繩、高二Taibo、高三畢業舞會)及畢業典禮的舉辦地點
- 游泳池

Remove ads
- 花園
- 位於北棟一樓與中棟二樓之間的花園[註 5]。
- 游泳池
- 位於圖書館東方,為校內最新後落成的建築,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加溫池水。
- 操場
- 位於校地最西側,為200米標準PU跑道,內場為手球場及排球場,西側常為射箭隊練習場所,東側為司令台、旗桿。
- 室外籃球場
- 位在操場與中軸大道之間,為兩個全場,亦可轉換為排球場。2006年8月起進行整修,於同年11月中完成。
- 網球場
- 位於圖書館東北方,與高爾夫練習場相鄰,假日、放學後會開放社會人士使用。
- 位於圖書館正北方,假日、放學後會開放社會人士使用。現為棒球社練習場地
- 青蛙池
- 此池位於體育館與圖書館之間,為建校之初為保持原地區特有種生物生態而設置,以石頭砌成,成愛心形。該池會出現貢德氏赤蛙。
- 生態池(沉砂池)
- 此池位於校園北界上,為應水土保持之需而闢,目前因山坡上利用生態工法建立攔沙壩,沉砂池已變為生態池,裡面有臺灣特有種「臺灣萍蓬草」,夏天時可看見螢火蟲。早期曾出現美國螯蝦,近期出現布袋蓮。因網球場就在生態池旁,所以池內常有誤打落入的網球。池旁可以看到麗山校鴨(綠頭鴨)。
- 小山丘
- 位於校地西南角。丘頂設有觀景台,並有迴音牆的設計,另有一座石敢當在此坐鎮。站在其上可以觀望麗山校園。
麗山高中為公立高中,依法須設置公共藝術。法源來自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及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而所謂的「公有建築物」定義,可見建築法第六條:「本法所稱公有建築物為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自治團體及具有紀念性之建築物。」以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施行細則第八條:「本條例第八條至第十條所稱公眾使用及公有建築物,係指依建築法規定,經主管機關核發建築執照之公眾使用及公有建築物。」因此在該校規劃籌備期間,就已編列預算設置公共藝術。[21][22]
該校公共藝術委託中國文化大學蒲浩明副教授設計,於2005年落成,共有五件分別設於校園各處,總經費新臺幣784萬4800元。[23]
以下為麗山高中的五件公共藝術:
- 飛鳥
位於校門口西側水池圍牆,由七件不鏽鋼雕塑組成。設計概念來自內湖區常見鳥類白鷺鷥飛翔的姿態。其下方水池裝設LED燈,是由臺灣大學教授開發特別設置的,使用太陽能儲存電力,晚上五彩繽紛,別具特色(現並無儲水)。
- 小水滴的對談
位於行政大樓前廣場,由警衛室入口進入即可見到,由三件銅烤漆雕塑組成。象徵師生、朋友,親子之間的情感及知識與心靈的交流互動。
公共藝術本身由一大兩小的水滴構成,亦表示水的分子模型。
- 誕蛋
位於科學大樓(中棟)正門右側廣場,由五件大理石雕塑組成。設置在科學大樓(中棟),代表著經過科學教育重新誕生。蛋形象徵誕生,而幾何切割代表了生命接受了教育的洗禮,呈現每個人的特別和多元。
- 麗山之星
位於中軸大道最高點之方形草坪上,為四件不銹鋼雕塑組成。四個三角形既構成了「山」之古字,不鏽鋼表面刻有許多符號,象徵各式各樣的知識,也有意含胡適所說「學問有如金字塔」之意,由於四個三角形可組成一個框框,所以該公共藝術也具有「學習需打破既有框架」的意涵。麗山之星上刻有許多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象徵符號,以象徵其科學與人文的結合。
- 時光之旅
位於圖書館前中庭側牆上,共33件不鏽鋼雕塑組成。原始設計是要將歷屆畢業生各班簽名翻銅置於其中,目前以護貝過的簽名影本紙張替代。
Remove ads
學生活動
麗山學生於高一、高二、高三都有屬於該年級的活動,這三大活動對麗山學生的意義重大,畢業多年以後印象仍然深刻。
麗山畢業生從第十屆開始創作自己屆的畢業歌曲,並錄製MV。多由學測已經有學校的應屆畢業生負責製作,歌詞內容常常會加入麗山學生的學校生活,像是合作社[30]、專題課程、實驗室[30]、Taibo比賽[31]、時光膠囊(於高一新生訓練時每個學生會留下給三年後的自己的一封信)[32]...等。
歷屆畢業歌
- 第十屆:麗山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詞曲:陳昱慈/編曲:張曾宜、鍾承恩
- 導演:劉芳語/攝影:陳柏樺、溫偉智/剪輯:劉芳語、王冠文[31]
- 第十一屆:日記的最終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作詞:蔡佳妤、林耀文/作曲:鄭羽廷[33]
- 第十二屆:蛋餅薯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作詞:麗山12屆集體創作/作曲:邱宇桐/鼓:林子峰/木吉他:胡慶安/電吉他:韓亮宇/弦樂:邱宇桐、陳琮仁、李唯愷、游亞璇、張天愛/音效:希望音樂工作室/監督:郭曙
- 導演:林芳宜、黃怡瑄/掌鏡:郭曙、張志豪/編劇:林芳宜、黃怡瑄、韓亮宇、林子峰/剪輯:郭曙、李唯愷、張志豪、林芳宜、黃怡瑄、韓亮宇 [30]
- 第十三屆:膠囊時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作詞:李明武/作曲:曹榮宇、劉昕恬/編曲:邱奕陽/主唱:曹榮宇、劉昕恬、鄭兆傑、姜筑翎、李明武/鋼琴手:劉昕恬/小提琴手:陳柏諺/木吉他手:蔡承延/電吉他手:陳昱辰/貝斯手:廖卉馨/鼓手:顧清文
- 導演:徐晧元/主演:沈恒均、黃英修/編劇:徐晧元、廖傑恩、林佑璇、范昕、黃英修、張喻翔/攝影:林佑璇、廖傑恩、范昕/剪輯:廖傑恩、林佑璇/動畫:林敬恆[32]
麗山高中學生的社團活動,依照該校規定:「高一生至少需參加一個社團,高二起自由參加,至多可參加三個社團;高三不得參與社團。凡參加學生服務隊、資優課程等高一學生,可不必再參與其他社團活動。」,但學生依然可照自身意願,以非正式社員的身份參加其他社團的活動。
依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學生社團組織實施辦法,麗山高中社團分成以下三類:
- 校隊:經遴選或特別指派才予參加,參加後不得無故退出。現有三種校隊,射箭隊、手球隊與田徑隊。
- 指定社團:指學校因校務發展規劃指定成立之社團,不受社員十五名以上之人數限制。
- 一般社團:由學生自發成立,社員須達十五名才可成立。
- 班級聯合會(班聯會)
- 主要活動地點是北棟一樓之社團辦公室,於重大校內活動前才有集會(如校慶等)。依行政、立法分立原則,分別行使職權,行政部門為行政會,下設各組;立法部門為立法會,下設秘書處與委員會。行政會下設組別[註 7]設有行政事務組[註 8]、活動組、公共關係組[註 9]、社團事務組[註 10]、美術文宣組[註 11]、資訊組、學生權益及權利組[註 12]。
班聯會行政會各組執掌
- 政務組
- 本會預算書、決算書之編訂。
- 行政會經費收支之監督。
- 行政會活動時人事分配。
- 非消耗性會產之造冊與保管。
- 本會會辦之管理。
- 活動組
- 本校活動之總規劃與籌辦。
- 協助校內各項學藝活動之推展。
- 訂定各項活動計劃。
- 協助校內外重大活動、慶祝等推展。
- 與本校畢業生聯合會(畢聯會)居中聯繫。
- 公關組
- 協助本會各項活動之推廣。
- 負責本會活動場地之商借事宜。
- 本會形象之維護及塑造。
- 經主席同意後對外校行使外交權。
- 社務組
- 負責與各社團討論相關事宜。
- 活動前聯繫社團。
- 籌畫社團成果發表。
- 社團與社團、社團與學校、社團與班聯會間之溝通橋樑。
- 與本校社團聯合會(社聯會)居中聯繫。
- 美宣組
- 海報製作。
- 各項活動之宣傳工作。
- 活動場地佈置。
- 本會一切與美術文宣相關事宜。
- 資訊組
- 本會網站管理。
- 本會歷史資料整理及保存。
- 行政會機密資料管理。
- 行政會文書處理事宜。
- 學權組
- 本會會員積極性權益之爭取。
- 本會會員消極性權利之維護。
- 行政會與立法會間之溝通與協調。
- 本校各項學術性活動之協助。
- 本校校定規範之研究與修訂。
- 畢業生聯合會(畢聯會)
自治性社團,以高三班級為單位推派代表,規劃、製作畢業紀念冊、畢業光碟、畢業典禮等項目。該社團擁有獨立經費。- 畢業紀念冊小組:高三每班推派一至二名,負責企劃、製作畢業紀念冊。
- 畢業光碟小組:高三每班推派一至二名,負責企劃、製作畢業光碟。
- 畢業典禮籌備會:屬於任務型編制,負責畢業典禮的企劃與執行,成員來自已獲得大學入學資格之高三學生,為自由參加。
- 青翎刊物編輯社
- 常被簡稱為青翎刊編,其前身為創校時即成立的校刊社。發行校刊麗山清籟創刊號後改名為刊物編輯社,並接手原本由教務處負責的校報麗山采風。主要負責編輯校刊麗山清籟、校報麗山采風,有時也會協助學校編輯其它刊物,如校慶特刊。
- 刊物
- 校刊麗山清籟。
- 校報麗山采風。
- 班聯電子月報。2022年3月,與本校班級聯合會立法會簽訂《跨部會跨社團合作案》,與班級聯合會立法會資訊委員會共同製作,於立法會網站每月更新。
- 獎項
- 2016年,麗山采風第拾伍期榮獲105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織錦文心—學生校園刊物競賽」高中組報紙類銀質獎、美編獎。
- 2017年,麗山采風第拾陸期《My Treasure》榮獲106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丹文玉版—學生校園刊物競賽」高中組校刊書刊類銅質獎、美編獎。
- 2018年,麗山清籟第拾柒期《都卜勒》榮獲107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菁莪釆風—學生校園刊物競賽」高中組校刊書刊類銀質獎、美編獎。
- 2019年,麗山清籟第拾捌期《樹說》榮獲第二屆紀州庵校園刊物特展競賽佳作。
- 2021年,麗山清籟第貳拾期《劇透》榮獲110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子衿青歌—學生校園刊物競賽」高中組校刊書刊類銅質獎。
- 2022年,麗山清籟第貳拾壹期《按一下/以新增標題》榮獲111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眾文青舞—學生校園刊物競賽」高中組校刊書刊類佳作。
- 星嵐大使團 Lishan Flowinds Student Ambassador Clu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為一英語社團,入團需經過面試,成立目的為接待外賓,主要為家長與外賓參觀導覽,另外還有為國中學生參訪接待導覽並擔任親善大使,以及參與校內外國際交流活動[12]。團員必須口齒清晰、英文口語表達佳、反應迅速、吃苦耐勞,訓練特別注重能以英文介紹學校的校園與教育特色,近年曾接待過國內外友校來賓、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所舉辦的抗震盃競賽、臺灣國際科展來自20個國家的國際參賽師生、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等等,獲得臺北市教育局、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肯定[7][12][34],亦多次接受新聞媒體、報社採訪[8][35]。
- 星嵐大使團為陳偉泓前校長於第七屆所建立(2006),現任指導老師為白玉璽老師。具有特別的徽章領帶制度,高一生通過甄選進到星嵐後將接受一整年的訓練:包括簡報、校園導覽、口譯、國際禮儀等等。每週週五社課時間發表報告,不定期地會有校外考察,以提供英文介紹的景點為主,也會訓練新進團員規劃行程、擔任介紹。
- 通過新生結業考後便頒發星嵐領帶及銀色徽章,象徵其通過認證,成為星嵐大使團的正式團員;在星嵐服務滿一年後便頒發金色徽章,以感謝其對學校及星嵐的貢獻。徽章圖案為一盾牌,上面有LSFW的字樣,即為星嵐團徽。
- 主要的幹部有:團長、副團長、攝影組(含設備、網站管理)。其餘職務像是總務、文書、教學等則由團員輪流擔任。
- 星嵐大使團有自己的攝影組,與學務處文宣隊的攝影組互不隸屬,由星嵐第九屆(麗山十四屆)創立。星嵐攝影組與文宣隊攝影組較為不同的是:文宣隊攝影組拍攝內容多為學校朝會、Taibo比賽等校內活動;星嵐攝影組主要拍攝內容為大使團學術交流、外賓接待的活動照。為了向外國貴賓介紹臺灣自然人文、中華文化,星嵐攝影組團員也常赴各地風景、人文特色、傳統節慶等取景。於校慶、畢業舞會、畢業典禮等麗山大型活動也常可以看到文宣隊及星嵐兩組攝影組互相支援。星嵐攝影組對組員的工作要求相當嚴格,包括影像紀錄、接待外賓的基本職責、活動相片整理並公開上傳、團內設備及網站的管理維護。
- 學生服務隊
- 文宣隊—典禮組:負責禮儀性質工作,包含升降旗、頒獎事宜與典禮司儀等。
- 文宣隊—攝影組:原為班聯會中非正式編組,2006年9月起成為學生服務隊編制,縮寫為(LSPR)。負責校內重大活動的影像紀錄,含平面與錄像,為前北區聯合攝影社之成員[註 13] 。
- 秩序糾察隊:由高二生組成,主要工作為登記遲到與服儀不合格者。
- 衛生糾察隊:負責各班掃區評分工作。
- 交通服務隊:上下學控制環山路附近交通,保障學生通勤時的人身安全。
- 星晞服務隊:高一期間會有許多的機會與校外的其他康輔社接觸,能透過這些機會來認識一些其他友社順便培養溝通能力與交際能力並且學習到許多團康帶領。也會趁著寒暑假到偏鄉地區的小學舉辦科學營隊,帶領孩子們從遊戲中快樂學習。
麗山高中整體的社團活動較不蓬勃,含青翎刊物編輯社、星嵐大使團等指定社團在內共27個社團。
- 技能性社團
- 星耘田園社:已於2023年廢社。
- 星晴雜技社
- 星跳文學社:創立於2022年。
- 演說辯論社:創立於2009年,社團活動以口語傳播、邏輯思辨為主,近年於全國各大校際辯論比賽表現突出。
- 研究性社團
- 娛樂性社團
- 星軒康輔社:創立於2000年。
- 星璃戲劇社
- 星戲桌遊社:創立於2012年,舊名為橋藝社,2016年更名為星戲桌遊社。
- 星爆動漫畫社:前身為動漫社,社課內容有:小說、手繪、動漫、Cosplay。
- 推理研究社:創立於2010年。
- 藝術性社團:
- 舞漾社:創立於2000年。常於各種公開場合表演舞蹈。
- 熱音社
- 星弦吉他社:創立於2010年,以培養對木吉他的熱忱為主旨。學習唱歌、演奏、認識朋友、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 星韶管樂團:創立於2016年,非校隊。
- 體育性社團
- 羽球社
- 男籃社:僅限男性學生參加。
- 星旋桌球社
- 星野棒球社:創立於2020年,在2021黑豹旗有亮眼的成績,卻不敵強敵鶯歌工商而止步64強,團隊以日系球風著稱,靠著固若金湯的守備以及戰術系統征戰各聯賽,更於2022年九月在秋季聯賽拿下四勝一敗戰績榮獲亞軍。
- 網球社:創立於2005年。曾於2020年底至隔年1月時,因人數不足15人而遭停社,其社員大多暫時加入棒球社成立網球部,而後於2021年1月8日因收入16人而成功復社。
- 漂浮排球社
- FRC7589 Lishan Blue Magpie
- 非社團
- 致力於推廣STEM教育和啟發科技人才
- 由麗山高中學生與老師於2018成立
- 新秀年(Rookie Year):2019
- 歷年事蹟
- 2018年團隊創立
- 2019年團隊前往佛雷斯諾參加Central Valley Regional榮獲FRC新秀全明星獎(Rookie All Star),獲得底特律世界決賽資格。
- 2023年團隊前往聖地牙哥參加San Diego Regional presented by Qualcomm
特色

每個禮拜三堂,是由每個學生尋找其最有興趣的科目,進行相關研究,在各校是屬於資優班的特色課程。此課程讓學生在基礎課程之外,更有機會學到他們所真正想學的知識,並以實驗證實他們所懷疑的事物,是高一及高二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將研究方法及專題研究課程列為全校必修的高級中學[6][36][37]。
研究方法課程(簡稱為研方)分為兩階段:
- 第一階段為高一上學期第一周到第六周,學生將隨機被分到各科目,此階段主要教導學生最基礎的研究技巧,例如:實驗設計、數據分析、結果呈現等等[36]。
- 第二階段為專題初探,學生可以選擇兩個自己喜歡的科目進行體驗,以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喜歡這個科目[6]。
專題研究課程(簡稱為專題):
- 自高一下學期到高二下學期,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進行研究,進到該科專題前須通過任課老師的面試[36]。
- 若學校資源、設備不敷該學生使用,學生可經過申請,到校外進行實驗,常見地點包括各公私立大學、實驗室、甚至是政府機關(各縣市衛生局等等)。
因為專題研究的創立,也使麗山高中創校以來,獲得國內外超過近三百多個獎項。其中多次奪得全國科展、臺灣國際科展(TISF)及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展(ISEF)獎項[6][12][37][38],將麗山高中推向國際舞台。小行星協會會用英特爾國際科展得獎作品的研究者名字為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麗山目前有5位同學獲得此榮耀。同時也有12位老師獲得臺北市科展優良指導教師的殊榮[7]。
研究結果的呈現:
- 在研方及專題課程結束後各科教師會舉辦各式發表活動。
- 理科專題多為科展、研究論文、各項科學獎助計畫。
- 文科專題多為小論文比賽。
麗山科學人才培育計畫:
為99學年度之新設的校內專題研究補助計畫,主要資金源自於高瞻計畫及優質學校補助。其目的是為了鼓勵有目標的專題小組持續進行研究,師資由20位自然科學專題教師及教授群組成,有效減輕一般專任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是為了將校內的專題課程做精緻化的處理。
從103學年度開始實施,可分為三大類別-社會中的科學、生活中的科學、科技中的科學,每類別開設多門課程。課程內容由知識取向轉為素養取向,強調科學想法的理解及應用、以及科學、科技、社會、環境之間的連結。[7]
麗山高中所舉辦的國際交流如下:
- 2010年高瞻計畫: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合作,2010年第一期結案,赴新加坡參訪頂尖數理高中,簽下課程與科學研究發展備忘錄。
- 河北省邯鄲市第一中學交流團。
- 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交流團。
- 日本靜岡高等學院交流團。
- 與美國阿肯色州 Little Rock Central High School (全美排名前三十中學)討論交換事宜。
- 2009年,為2009臺北聽奧接待學校之一[14]。
- 2014年、2015年,為臺灣國際科展(TISF)的指定接待學校[35]。
- 2015年,与北京陈经纶中学结成友好学校,两校将在科技教育、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进行师生互访交流,共促教学品質提升,培养更多个性化杰出人才。
- 2015年,日本常翔高校246名師生來校參訪。
- 2015年,新加坡中學生聯合參訪團。
- 2015年,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暨法國La Mainà la Pâte協會負責人蓋雷教授(Dr. Yves Quere)及雷納(Dr. Pierre Lena)來訪[34]。
- 2017年5月,前往大阪與吹田東高校進行校際交流。
制服
- 麗山高中制服以灰、白雙色為主,風格樣式相當現代化,反映學校所強調的科學精神。創校之初未有設計制服的打算,創校第二年才由第一屆學生為表示對學校的歸屬感及集體榮譽主動發起設計。
- 白色西式襯衫
- 特色為衣領內側與胸前口袋有灰色的修飾塊、雙重襟設計,胸前口袋有一藍色校徽。
根據2008年6月18日召開的班代會議,確認在97學年度實施於制服上繡上灰色校名、短式不用扎衣的設計。
- 特色為衣領內側與胸前口袋有灰色的修飾塊、雙重襟設計,胸前口袋有一藍色校徽。
- 灰色西裝長褲
- 分為夏季淺灰色與冬季深灰色兩種樣式。根據2008年6月18日召開的班代會議,女生可從97學年度起選購夏季灰色長褲。
- 灰色短裙
- A字裙,前有4折。
- 白色西式襯衫
- 麗山制服沒有搭配領帶或領結,惟星嵐大使團正式團員及秩序糾察隊配有領帶。[註 16]
運動服
麗山高中運動服設計低調,與一般坊間成衣店的運動衣設計相似。
- 運動服
- 運動上衣
黑袖紅底,排汗衫設計,右袖印有LISHAN(英文校名)字樣。 - 運動褲
分為夏季長褲、夏季短褲與冬季長褲三種樣式。夏季長褲與夏季短褲有白色褲邊的設計,而冬季長褲在右褲筒印有LISHAN(英文校名)字樣。
- 運動上衣
外套及紀念服裝、其他
- 運動外套
黑袖白底,左袖印有LISHAN(英文校名)字樣,胸前有一彩色校徽,灰色學號繡於校徽下。 - 風衣外套
黑色雙層設計,胸前有藍色校徽。
第三年時徵求新外套設計,票選後修改為目前所看到的風衣外套,於第四年發行,同時取消原制服外套,目前風衣外套普遍反應不佳,現已停止生產。 - 毛衣背心
深藍色毛衣,左胸口有校徽布章。文宣隊典禮組或星嵐大使團常於正式場合穿著。 - 麗山之星形象T-shirt
透氣網眼布材質,白底,正面有藍色條紋以及麗山之星的插圖。
於第六屆(2005)校慶前公開徵稿產生的圖樣,由家長會委託生產。 - 紀念T-shirt
棉質短袖白底T-shirt。背面印有山水圖以及科學、人文、美麗的山 2000.08字樣。
第一屆入學全身著便服。
第四年曾重新生產背後沒有日期字樣的版本。 - 制服外套(已取消)
灰色西裝外套設計,衣領印有藍色校徽。[註 17]
校友
2006年8月18日,於圖書館召開麗山高中校友會籌備會成立大會,會議中邀請了校友數量不少的成功大學之麗山校友會會長(第二屆)、臺灣大學負責活動聯絡的第一屆學長分享活動經驗,並選出各大學或地區負責聯絡的校友。
2007年8月15日,於輔導室成立校友總會籌備會。
註釋
註釋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