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國民小學

位於臺南市大內區的一所公立國民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3.119090°N 120.360925°E / 23.119090; 120.360925

事实速览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國民小學, 地址 ...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國民小學(簡稱大內國小)為臺灣臺南市大內區的一所市立國民小學,被列為偏遠地區學校,並設有頭社分校,其源自1912年設立的六甲公學校內庄分校。

校史

大內地區原為六甲公學校的學區,但六甲公學校距離遙遠,雖鄰近有大目降公學校山仔頂分校,但其與內庄(大內舊稱)聚落之間有曾文溪相隔,交通實為不便[1]內庄區長楊子弼、官佃區長陳炳三、六甲區長毛道宗於是在1911年3月17日向臺灣總督府申請設立「六甲公學校內庄分校」,學校設在臺南廳六甲支廳善化里西堡內庄[1],在1912年4月17日經總督府許可設立。1917年4月1日,學校獨立為「內庄公學校」。1920年10月1日,學校因行政區劃改制及更名,改為「大內公學校」。1921年4月24日,設立「頭社分離教室」。1935年12月25日,大內公學校的於新校地的校舍完工,在1937年時約有學生三百多人[2]。1938年4月13日,設立校內神社。1941年4月1日,改制為「大內國民學校」,此時的地址為臺南州曾文郡大內庄大內952番地[3]

二戰後,學校在1945年11月15日改為「大內鄉第一國民學校」。1946年9月,校內神社拆除。1947年1月16日改為大內鄉「大內國民學校」。1968年8月1日,因九年國民教育實施而改稱「大內國民小學」。1999年8月1日,設置頭社分校、鳴頭分校。2006年8月1日,鳴頭分校裁撤[4]

Remove ads

校內神社

大內公學校校內社在曾文神社社掌主持之下,於1938年4月13日舉行竣工典禮,當天出席人數約有三千人,包含了校長甲斐完爾、大內庄長、曾文郡守、庄役場職員、公學校職員、青年團、壯丁團、防衛團、在鄉軍人分會、部落振興會等成員[5]。此神社設有參道、石燈籠、拜殿、本殿。神社附近是學校早期的教職員宿舍區,目前則是學校操場。拜殿及本殿在二戰後拆除,而目前剩下的神社設施,是台灣目前少數保留較完整的校內社遺跡[6]

歷任校長

內庄公學校、大內公學校、大內國民學校[7]

大內鄉第一國民學校、大內國民學校[4]

  • 林永成:1946月4月~1946年12月
  • 李清道:1946年12月~1948年1月
  • 王枝:1948年2月~1951年8月
  • 顏慶鍾:1951年9月~1954年9月
  • 胡朝:1954年9月~1964年2月
  • 郭源西:1964年2月~1969年10月

大內國民小學[4]

  • 孫子雲:1969年10月(教導主任代理)
  • 周本立:1969年11月~1974年7月
  • 何天雲:1974年8月~1975年7月
  • 胡世凱:1975年8月~1980年8月
  • 陳再添:1980年9月~1989年7月
  • 林正村:1989年8月~1998年7月
  • 曾福星:1998年8月~1999年7月(教務主任代理)
  • 方煌洲:1999年8月~2003年7月
  • 王聖銘:2003年8月~2005年7月
  • 王念湘:2005年8月~2013年7月
  • 呂麗蓉:2013年8月~2017年7月
  • 李英昭:2017年7月(現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