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簡稱臺大圖書館,包含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分館、校內各系所圖書館[1]。
Remove ads
歷史
前身是臺灣日治時期的「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一樓為書庫、二樓為閱覽室,創設於1928年3月[5],原址現為臺大校史館,以閉架式管理館藏[6]。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並於同年11月15日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易名為國立臺北大學,12月再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一同改隸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7]。

當初臺大圖書館(舊館)的館藏不多,後因書籍增加空間不足,故於1982年起開始規畫興建新館[8]。1989年起逐年編列預算興建新館,於1998年11月14日落成啟用現今的「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簡稱總圖)」[9]。2014年成立營運規劃委員會,進行總圖空間與服務重塑計畫[10]。2022年10月由台大經濟系校友出資改造總圖1樓,於2023年8月16日完工並命名為致強大廳,新增多元共享區、數位媒體區[11]。未來將會重塑總圖地下一樓討論區與自習室的空間[10]。
Remove ads

除校總區的總圖書館(簡稱總圖)外,尚有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醫學圖書館(簡稱醫圖)[註 2]、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簡稱社科圖)[8],以及物理、數學、化學、海洋、圖資、法律院系所圖書室/館[1][2]。
- 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

- 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 在徐州路法學院校區內的「法律暨社會科學院圖書分館(簡稱法社分館,舊稱法圖)」,隨社會科學院在2014年遷回校總區改為「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同年9月15日於新社科院大樓圖書館正式營運[8],實體館藏整併自徐州路校區的法社分館、法律政治研究圖書室、經濟學研究所圖書室之館藏約22萬冊[13]。因由政治學系校友辜振甫捐助,命名為「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14]。
- 醫學圖書館
- 1899年4月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圖書室」,1936年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醫學部分室」,1945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1989年4月由校總區遷至城中校區的臺大醫院,1991年2月與醫圖合併,2018年2月更名為現今的「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圖書館」[13]。2017年規劃整體空間改造,於2022年6月完工;同年9月5日營運,館藏圖書約11.1萬冊[15]。
- 法律學院圖書館
- 2009年7月13日法律學院從徐州路校區遷回校總區萬才館,並將1-2樓作為「法律學院圖書室」[2]。館藏為原徐州路校區法社分館以及法政研究生圖書館的藏書、期刊、參考書等,總計逾8.7萬冊;特藏資料為台北辯護士會藏書、岡松參太郎文書、律師公會名簿、日治法院檔案、大法官會議資料等[16]。2016年6月27日富邦集團蔡萬才家族贊助改造圖書室,提升書刊容納量,並更名為「法律學院圖書館(簡稱法律圖)」,於同年9月12開放使用[2]。
- 圖書資訊學系實習圖書館
前身為1968年成立的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圖書館,1998年移交作為圖資系館使用,而二樓為現今的「圖資系實習圖書館」,一樓為閉架式書庫[註 3][8]。圖書逾3.2萬冊,包含中西文圖書與期刊、學位論文、兒童與青少年讀物[17]。原研究圖書館,現為圖書資訊學系系館
- 物理學系圖書室
- 1946年於物理系舊館成立,2001年2月遷至凝態科學研究中心暨物理系新館3樓之310室,館藏量約6萬冊[18]。
- 化學系圖書室
- 成立於1966年,也是國科會自然處化學推動中心圖書室,1986年9月搬遷至位於校內的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藏書約為2萬餘冊[21]。
相關機構
歷任館長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 總圖




位於椰林大道的端點,為臺大校園的幾何中心,也是校內重要的地標建築。其外觀配合原有的校園建築風格,為舊總圖建築的延伸,例如拱窗、拱門、門廳、迴廊等皆有致敬舊總圖的效果[8]。新總圖共五層樓,內部正門大廳採挑空四層樓的設計,採光充足[2]。
- 社科圖
館體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其中1樓的開架閱覽室為設計的精髓,由樹狀柱結構屋頂夾雜形狀不一的天窗,營造出一座知識的森林[30]。
樓層簡介
- 地下1樓:專藏文庫[註 4][31]、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註 5]、24小時自習室、討論室、影印中心、國際會議廳、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註 6]、出版中心[註 6]。
- 1樓-致強大廳[32]:服務台、數位媒體區、多元共享區、輕閱讀區、多功能展演場域-日然廳、校友中心[33]。
- 2樓: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區,包含藝術資料;密集書庫典藏各國珍稀期刊、舊報紙、古籍復刻本、套書等。
- 3樓:期刊、參考工具書區,包含四庫全書;臺大人文庫收藏台大校友所撰書籍。
- 4樓:人文社會、科技圖書區;輿圖區可閱覽地圖及地質圖;東亞資料區存放舊書籍。
- 5樓:特藏資料區[註 7],開架圖書區存放教授捐贈的藏書;各國珍稀善本、部分帝大時期圖書存放於閉架圖書區[註 8]。
- 社科圖[2]
- 地下1樓:閉架書庫(日治舊藏)[註 8]。
- 1樓:現期期刊、閱覽視聽區。
- 2樓:裝訂期刊、自習和討論室。
- 醫圖[2]
- 1樓:服務臺、新書展示區、展覽區。
- 2樓:裝訂期刊區、閱覽視聽討論區。
- 3樓:醫學人文館藏、工具參考書、視聽資料區。
- 4樓:休閒期刊、圖書區。
- 法律圖[2]
- 1樓:期刊、參考書、中日文圖書、人權資料專區、密集書庫區,法學典範書屋。
- 2樓:西文圖書區。
- 圖資系實習圖書館[17]
- 1樓:期刊、參考書、圖書區。
- 2樓:兒童讀物區。
- 物理系圖書室[18]
- 1樓:閱覽室、期刊區。
- 2樓:圖書區、罕用期刊書庫。
- 數學系圖書室[20]
- 2樓:中研院圖書、特藏區。
- 3樓:期刊、圖書區。
- 化學系圖書室[21]
- 2樓:期刊區、閱覽區。
- 3樓:裝訂期刊陳列區。
Remove ads
館藏
- 臺灣資料舊藏
- 主要藏有淡新檔案[34]、岸裡大社文書、伊能嘉矩手稿、田代安定手稿、磯永吉文庫、楊雲萍文庫、狄寶賽文庫、杜聰明文庫[35]等[6],以及臺北帝國大學、臺灣總督府所轄機關出版品[36]。之後將進行資源數位化工作,提供公眾使用[37];並與慈林教育基金會合作臺灣社會運動史料之數位化、與中國國民黨合作黨史資料數位化等[24]。
位於總圖3樓,蒐藏臺大校友的著作,限文庫內閱覽[43],2006年3月籌設;2007年11月15日校慶開幕;截止至2007年底約有300多位校友贈書4,000餘件[24]。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於1996年推動典藏品數位化與資料庫建置作業[24],1998年執行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接著參與2002年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註 9]-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24][45]。現今有700萬筆詮釋資料、3,000萬幅影像及數百小時影音資料[46]。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