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芋螺科

新腹足目的一科软体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芋螺科
Remove ads

芋螺科(学名:Conidae)是海洋裡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一科海螺,体型范围差别很大。

事实速览 芋螺科, 科学分类 ...

芋螺科原來是一個亞科級(Coninae)的分類,名稱源於其圓錐形的外貌,是芋螺總科的成員;而根據2014年的分類,現時的芋螺總科物種只包括過往屬於芋螺科的物種,而現時的芋螺科物種原來都屬於芋螺亞科。

截至2015年3月 (2015-03),本科包括有800個已辨識的物種,相比於林奈時的18世紀,當時只有30個已辨識的物種,到現在還有效。

这一科的海螺都是嫻熟的掠夺性动物[2]。這些物種的齒舌上有異化了的舌齿。這些舌齒連往含有神经毒素的毒腺,牠們把形状类似鱼叉的牙齿伸出其嘴部,用以捕获猎物。

由於所有芋螺都有毒,牠們也可能會螫中人類,因此處理芋螺活體時要小心處理,免得過不應接觸。

Remove ads

現行的2014年分類

根據Puillandre, Duda, Meyer, Olivera & Bouchet (2014)在《軟體動物研究期刊英语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發表的分類,舊有的芋螺屬分類被重新定義[3]:作者們透過對本科329個物種進行分子系統發育分析,結果表明這329個物種屬於同一個科,但可再細分成四個屬,分別是芋螺屬Conus)、Conasprella屬、Profundiconus屬和Californiconus屬。 作者們將本科所有已知物種的85%歸為芋螺屬,當中可再細分為57個亞屬;而在Conasprella屬內也可細分為11個亞屬。

本科包括以下属:

  • Californiconus J. K. Tucker & Tenorio, 2009
  • Conasprella Thiele, 1929
  • Conasprelloides
  • Conilithes Swainson, 1840
  • Contraconus Olsson & Harbison, 1953
  • 芋螺屬 Conus Linnaeus, 1758
  • Eoconus J. K. Tucker & Tenorio, 2009
  • Hemiconus Cossmann, 1889
  • Herndliconus Petuch & Drolshagen, 2015
  • Kenyonia Brazier, 1896
  • Lilliconus G. Raybaudi Massilia, 1994
  • Malagasyconus Monnier & Tenorio, 2015
  • Papilliconus Tracey & Craig, 2017
  • Profundiconus Kuroda, 1956
  • Pseudolilliconus J. K. Tucker & Tenorio, 2009
  • Pygmaeconus Puillandre & Tenorio, 2017
  • Tequestaconus Petuch & Drolshagen, 2015
Remove ads

分類的演變歷史

概述

在1993年以前,本科就只有芋螺属一個屬。到了1993年,Taylor et al.對本科的現有分類作大幅度修訂[4],把芋螺科分為多個亞科,而這些亞科有很多本來是被歸在Turridae之下。至於原來的芋螺屬,被移到了芋螺亞科之下。

在2009年和2011年,這個科的分類基於分子系統發生學的結果(見下文)再作進一步變化:原來從Turridae科移到芋螺科的亞科被提升到科的地位。於是,芋螺科結果又再剩下本來就屬於這個科的物種。

芋螺科物種的毒液的特性及生物技術

Thumb
Cone snail venom apparatus

芋螺科海螺捕获猎物的毒液由的混合物组成,称作芋螺肽conopeptides)。毒液由10至30个氨基酸组成,但偶尔也多达60个。每种芋螺科海螺毒液可能包含多达200个的药理活性成分。据估计,已经发现超过50000种芋螺肽,因为每种芋螺科海螺的毒液都不同。

現時人類被芋螺科物種毒死的紀錄約30筆。

參看

  • ConoServer芋螺肽的數據庫[5]。這些數據在醫學研究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