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脸鸭

鸭科鸭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脸鸭
Remove ads

花脸鸭学名Sibirionetta formosa)为鸭科鮮卑鴨屬唯一物種,又名巴鸭黄尖鸭黑眶鸭,亦俗稱元鸭晃鸭王鸭眼镜鸭。是一種涉水鴨,主要繁殖於東部俄羅斯,冬季在東亞過冬。

Thumb
Baikal teal
事实速览 花脸鸭,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類

巴鴨首次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戈特利布·格奧爾基於1775年根據雙名法Anas formosa[3][4]進行正式描述。2009年發表的一項分子系統發生學研究發現,當時定義的鴨屬(Anas)非單系群[5]根據這一分析,該屬被分為四個擬議的屬,巴鴨被放置在由德國動物學家漢斯·馮·貝蒂奇爾於1929年提出的重建屬鮮卑鴨屬(Sibirionetta)中。[6][7]名稱Sibirionetta來源於拉丁語中的sibiricus,指代西伯利亞,和古希臘語中的nētta,意為鴨子。種小名formosa來自拉丁語中的formosus,意思是"美麗"。[8]

描述

巴鴨的體長約為39和43厘米(15和17英寸),略大於綠翅鴨,尾巴較長。繁殖季的雄鴨極為顯眼,具有鮮明的綠色後頸、黃色和黑色的耳羽脖子和喉嚨。它的頭頂為深色,胸部為淺棕色,帶有深色斑點。它有長長的下垂深色肩羽,灰色的兩側被前後的白色條紋突出。

巴鴨的高度介於11.75至15.75英寸,平均體重約為1磅。

雌鴨看起來與綠翅鴨的雌鴨相似,但尾巴較長,在喙基部有一個明顯的白點,喉嚨為白色,並延伸至眼後。她還有一條明顯的淺色眉毛,由較深色的頭頂邊界所包圍。下翼也與綠翅鴨相似,但具有較深的前緣。綠色的翼鏡羽具有不明顯的肉桂色內邊界。[9] 一些"雌鴨"在臉上有"韁鞍"標記,但有人建議,這些帶韁鞍的"雌鴨"中,至少有一部分,甚至可能全部實際上是幼年的雄鴨。[9] 幼鴨的羽毛與雌鴨相似,可以通過淺色的臉頰斑點區分於普通綠頭鴨。

在非繁殖季的(換羽期)羽毛中,雄鴨看起來更像雌鴨,但羽毛顏色更加濃厚的紅棕色(赤褐色)。

Remove ads

分布和棲地

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臺灣印度、以及中国东部(包括东北、华北、自山东南抵云南、广东、海南岛)等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它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的森林區域,從葉尼塞河流域向東至堪察加半島科里亞克北部、馬加丹州東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北部、薩哈共和國東南部和北部、中部伊爾庫茨克州以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它是一種遷徙物種,冬季在韓國南部、日本台灣中國北部東部過冬,從北京沿海岸線向南延伸至越南邊境,向西至雲南,再向北至重慶河南[1][10]

一般生活于内陆河川以及湖泊。它繁殖於靠近苔原邊緣的池塘及沼澤森林中。冬季它在低地淡水中出現。

狀態

這種物種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無危,但在2011年之前由於狩獵和其冬季棲地的濕地破壞,被列為易危物種[1] 這些威脅依然存在,但巴鴨正在復原,冬季候鳥的數量增加,棲地面積也有所擴大。根據2010年在韓國南部冬季觀察到的巴鴨數量,全球成鳥數量估計約為107萬,這是一個從1980年代的數萬隻和2000年代的數十萬隻大幅增加的數字。[9][11][12]

保育狀況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