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苏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西湖西部,南起南屏山下花港观鱼,北抵栖霞岭下曲院风荷和岳庙,全长2.797公里,将西里湖同外西湖分割开来,与白堤、杨公堤并称为西湖三堤。
1089年,时任杭州知府的苏轼疏浚西湖,以淤泥和葑草筑成联系西湖南北的长堤,后人遂以其姓命名该堤为苏堤。[2]为纪念苏东坡对杭州的功绩,后人在苏堤南端与南山路相交汇处设立了“苏东坡纪念馆”,内有苏东坡石雕一尊。
南宋时期,由于苏堤连接了南北山,是杭州市郊的重要交通要道,所以逐渐发展成为集市,成为杭州市民郊外踏青的必到之处。再加上苏堤两侧遍植柳树、桃树,又杂有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风景优美。苏堤春晓就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
为保证西里湖和外西湖的通连,苏堤上共建有六座桥梁,自南向北依次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3]元朝时人所评钱塘十景中,亦有六桥烟柳。自古便有民谣云,“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另一说为“十里长堤跨六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清朝皇室所修建的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的西堤上也有六座桥,形态各自不同,便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而建的。
-
远观苏堤
-
苏堤
-
苏堤
-
遠處為蘇堤六橋中最南的映波桥
-
前方為蘇堤六橋中最北的跨虹橋
-
蘇堤北抵北山街
Remove ads
「蘇隄春曉」御碑
「蘇隄春曉」御碑位於苏堤压堤桥畔,正面為清康熙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題寫的「蘇隄春曉」,背面及側面為乾隆帝的六次題詩:背面題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碑身兩側題於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碑额背面題於三十年(1765年),碑额两侧題於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御碑曾遭太平天国破坏,清末修复[4];文化大革命時期的1966年被断為数截沉于湖中,文革后打捞出水修复,碑身碑额完整[5]。2023年,「蘇隄春曉」御碑入選《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6]。
-
康熙帝「蘇隄春曉」御碑
-
「蘇隄春曉」御碑背面的乾隆帝題詩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