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茨木则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茨木则子
Remove ads

茨木则子(日语:茨木 のり子,1926年6月12日—2006年2月17日)是一位日本女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和翻譯家[1][2]

事实速览 茨木则子 茨木のり子, 出生 ...

生平

父亲是医生,母亲在她11岁时离世。1943年,茨木则子考入帝國女子醫學專門學校东京遭遇美军空袭后,她作为医护人员参与救援。茨木则子后来根據自己的戰爭經歷写了一首诗叫作《当我最美丽的时候》 (わたしが一番きれいだったとき),这首诗後來被选入日本小学生课本[3]。美国反越战运动期間,民歌歌手皮特·西格将这首诗谱写成歌曲《When I Was Most Beautiful》[4]

1946年9月,茨木则子毕业。茨木则子在帝國劇場看了仲夏夜之夢后,她决定成为一名剧作家[5]

1949年,茨木则子与医生三浦安信结婚。兩人结婚二十五年后,三浦安信因肝癌去世。由于两人并未生育子女,丈夫去世後茨木则子开始了独居生活[6]

1955年,茨木则子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对话》。茨木则子50歲時,她開始學習韓語。1991年,她憑藉《韓国現代詩選》獲得读卖文学奖-研究、翻譯獎[7][8]。1999年,茨木则子出版诗集《不去倚靠》(倚りかからず),直到茨木则子去世時,发行量总计达十多万册。[9]

2006年2月17日,茨木则子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家中去世[6]。她的侄子未能與其取得聯絡而於2月19日來到茨木则子家中並發現了她的尸體。[10][10][1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