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兆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兆浚(1994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編輯主任香港歷史學者,詩人[1][2]。他亦是香港考古學會的永久會員。[3]

事实速览 蔡兆浚, 出生 ...

簡歷

蔡兆浚畢業於嶺南大學歷史系哲學碩士,並在修讀學士時取得一級榮譽。他為最早一批加入香港地方志中心的编辑,亦是《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責任編輯之一,主要負責古代部分[4][3]。他亦负责《地名》與《附录》部类编纂,编纂工作之餘,亦有為报刊撰文、接受采访及及主講講座[5][6]

除了《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外,葉兆浚在中心內主要研究香港古代史地名地方史研究。例如他曾考究香港海鮮舫由來,並指出其前身是源自廣州珠江一帶的「歌堂船[7] 。亦曾負責创作及起草「香港自然十景[1],以清代新安縣志》中「新安八景」、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的「香江八景」、「香港十景」為據,以四字为格式,先拟定代表香港自然风貌的100个景点,再從票選中選出以下十個景點[8][9],包括萬宜柱石大澳遊涌大欖千島帽山雲海橋咀沙洲城門樹鏡白泥觀日大棠秋葉東平海角大東芒草。2024年更獲香港邮政以此為選材,發行一套特别邮票[10]

他亦有份參與编撰《回归·情义25载》[11]

Remove ads

其他

蔡兆浚喜歡把平日對香港研究的內容,以诗词方式表達,在编纂《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時,便曾創作三百餘首相關的詩詞。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