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蔣杲為蘇州婁關蔣氏家族蔣燦玄孫。本生曾祖蔣圻為監生,嗣曾祖蔣垣為長洲庠生。祖父蔣之逵為監生。父蔣文涵(字度友,號愚泉,1662-1748,蔣之逵第四子)為貢生,候選府同知。母顧氏。蔣杲為蔣文涵第三子。
十二歲入長洲庠學為歲貢生。師從何焯。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科江南鄉試舉人[1],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進士[2]。受李光地賞識,招募其參與《御纂周易折中》等書的纂校工作[3][4]。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御纂周易折中 (四庫全書本)
康熙六十年(1721年)補戶部廣西司主事,升山西司員外郎。雍正元年(1723年)監糧南城。因工作優異,受戶部總管怡賢親王胤祥等舉薦,授奉直大夫兼浙江司、江南司事,同年八月調雲南司,十二月升山西司郎中兼雲南司事。雍正三年(1725年)授廣東廉州府知府,雍正四年(1726年)到任[4][5][6],在廉州府任職期間有政聲,逝世後被民間封為廉州城隍[7]。
雍正七年(1729年)歸里,在家中貯書樓校編書籍[4][8],同年由李衛奏請,參與監修浙江海寧海神廟[9],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臨近竣工,染疾而卒,享年四十九歲[4]。
Remove ads
藏書與著述
蔣杲為何焯弟子,藏書豐富,亦校注諸多古籍善本,包括: 1.《謝宣城詩集》五卷,南齊謝朓撰,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蔣杲抄本。2.《新序》十卷,漢劉向撰,明刊本,蔣杲臨何焯校本。3.《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撰,明寫本,清蔣杲跋。4.《賈浪仙長江集》 十卷,唐賈島撰,清康熙席啟寓琴川書屋刊唐人百家詩本,清蔣杲錄何焯評校。5.《中吳紀聞》六卷,宋龔明之撰,明弘治七年(1494年)嚴春刻本,清蔣杲校並跋。此外,《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收錄蔣杲校跋本還包括《史記》、《三國志》、《晉書》、《唐書》、《史通》、《王荊公唐百家詩選》等書[8]。
蔣杲著有《志雅齋制義》、《挹秀于京集》七卷、《海北雜錄》、《偏旁音訓》等書[3]。《全清詞》收錄其詞《滿江紅:攝篆潮州,謁韓文公廟》一首[10]。
家庭
夫人為崑山李氏贈浙江溫州府通判李遙章(字東嶼,李胤昌曾孫)孫女、河南通許縣知縣李為憲(字匡吉,號巨山,王原祁外甥兼弟子[11][12][13])女。有二子:長子蔣元益為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次子蔣元泰(字贊王,號同庵)為太學生,娶王頊齡孫女。
蔣杲從弟蔣重光亦為藏書家;蔣杲從侄蔣維鈞(字思敘,號硯溪,蔣耀宗弟,1727-1773)輯有《義門讀書記》五十八卷[14];蔣杲侄蔣元臨為莊大中女婿[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