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維埃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維埃宮(俄语:Дворец Советов)是1930年代開始策劃的紀念建築[1],预计矗立在莫斯科河河畔。然而經過25年的方案設計與修訂,苏维埃宫始終未能建成[2]。
此條目可参照俄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Remove ads
設計

蘇維埃宮的計畫在1931年7月18日於蘇聯報章上刊載,報章同時公開徵集其設計方案。1933年,鮑里斯·伊凡的候選方案勝出,其亦表明蘇聯政府的建築物設計风格由現代主義轉为史達林式建築。
蘇維埃宮計劃成為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其设计高度为415米(不含天台上的列寧像),高于帝國大廈和自由女神像。蘇維埃宮內还将建有數間博物館,作為蘇聯最高蘇維埃舉辦活动的場地。
建設


蘇維埃宮的原址為莫斯科最大的教堂——救世主大教堂。為了建設蘇維埃宮,史達林下令炸毀大教堂。大教堂於1931年12月5日被炸毀,苏维埃宫的地质勘探工作相应于1933年启动。出于便民的考虑,苏维埃宫計劃中的一個莫斯科地鐵車站先行在1935年建成。
1939年,苏维埃宫的框架已经初具规模。不过在一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波及莫斯科,工程被迫暫停。1942年,苏维埃宫已搭起的框架被拆除,莫斯科河的河水隨即涌入工地[3]。
史達林去世後,新任蘇聯共產黨总书记赫魯晓夫決意用更加經濟和高效的建造方式建造国家克里姆林宫,史達林式建築受到冷落,蘇維埃宮的建築計劃自此被无限期搁置。
1958至1960年,苏维埃宫的工地在排干河水之后被改建为游泳池。蘇聯解體後,政府投资二億,重建救世主大教堂,重建工程在1995年启动。2000年8月,大教堂新址落成并對外開放。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