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龙窑
窯體的結構為細長型、圓筒狀的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龙窑,又称为“蛇窑”、“蜈蚣窑”,是一種窯體的結構為細長型、圓筒狀的窯炉,因其斜卧于山上,如龙似蛇,故而得名,命名为蛇窑一說是過去民間認為只有官窯才能叫做「龍窯」,故民間所用者稱為「蛇窯」[1][2]。龙窑外形並不彎曲,而其長度可達100公尺以上,大多蓋在山坡上利用其坡度,所以窯體上下兩處有高低落差,上方接著高聳的煙囪,下方為燃燒口,中間窯身擺放要燒的坯胎,而一般龙窯的斜度大約15度[1]。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几何压头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同時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在同等燃料下可以達較高溫度效率。[3]

結構
龙窯大致上可分為窯頭、窯室、窑尾三部分,其中窯頭有觀火眼、投柴口、通風口,是擺放燃料生火之處,而窯室位在中段,內部沒有間隔,空間設計上是前面低窄,中段增加高度及寬度,後段則繼續增加高度但減少寬度,至於窯門則大多設於窯室中段處[1]。
窑尾是整個龙窯中所在地勢最高者,为排烟的功能性地域,主要有烟囱、挡火墙、烟道等部分,烟囱的作用是产生抽力使燃料充分燃烧,烟囱的高度决定抽力的大小,烟囱越高,抽力越大。[4]由於龙窯本身有斜度可產生抽氣效果,且可用排烟孔辅助控制温度,有学者认为龙窑没有烟囱也能够烧制瓷器,不可因现代龙窑多数有烟囱来判断古代龙窑一定有烟囱。[5]但亦有学者认为古代龙窑尾部均设有烟囱,其高度通常作为窑床首尾高差所具有的“管道效应”强度的必要补充。[6]

古代龙窑
相關條目
拓展书目
《南方龙窑》宁钢,吴秀梅著.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7.10
《台湾的蛇窑》邓淑慧,卢泰康著. 苗栗县政府国际文化观光局, 2008.05.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