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判官
2018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螢幕判官》是一款由出自龍華科大的光穹遊戲團隊製作發行的2D角色扮演動作冒險解謎遊戲,2018年4月4日首先於Steam、App Store、Google Play平台發售,後於同年8月推出任天堂Switch版本。繼《麥克尼西亞》因資源不足停止開發[1],本作為製作團隊的第二款作品。
螢幕判官 | |
---|---|
遊戲:螢幕判官 Behind the Screen |
|
遊戲類型 | 動作、冒险、解謎 |
使用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
遊戲引擎 | Unity |
開發團隊 | 光穹遊戲 |
發行商 |
|
遊戲人數 | 單人 |
發售日 | Steam、Android、iOS
|
小说:螢幕判官 | |
原作 | 光穹遊戲 |
作者 | 崑崙 |
出版社 | 鏡文學 |
發售日 | 2018年10月5日 |
冊數 | 全1冊 |
版权信息 | ©崑崙/光穹遊戲/鏡文學 |
漫画:螢幕判官‧美術設定集 | |
作者 | 光穹遊戲 |
出版社 | 鏡文學 |
發售日 | 2018年10月5日 |
冊數 | 全1冊 |
版权信息 | ©光穹遊戲/鏡文學 |
故事圍繞在一名凶殺案嫌疑犯的人生[2],玩家需透過參與嫌犯的成長歷程尋找關於真相的蛛絲馬跡,並從中考究各類現實社會議題,體驗時下社會氛圍對新聞媒體與群眾帶來的影響。
遊戲美術採用臺灣早期課本復古插畫風格,其充滿隱喻的寫實劇情與鮮豔可愛的畫風形成衝擊性對比。處處引人深思的細節掀起廣大討論與好評,發售同年即被改編為同名小說。
遊戲玩法
遊戲移動畫面多採俯視角度,遊玩機制隨關卡性質不同分成倉庫番、匿跡、戰鬥、跑酷等模式。[3]
移動時遇到可查看的項目會出現放大鏡圖示,玩家可依循指示查看事件對話或調查物件。所有拾獲物品將被收納至主角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內,遊戲過程隨時可查閱收錄於其中的故事彩蛋。
劇情概述
背景設定於1960~1980年代網路尚未普及的臺灣[4],電視新聞播報著一起由王姓兇嫌犯下的弒父血案,隨後以倒敘手法回到主角王裕明的幼稚園、中學、成年時代,體驗家庭生變、校園霸凌、社會輿論等因素如何影響王裕明的一生。
主線劇情中,視角不斷在虛幻與現實之間切換,讓身為第三者的玩家能夠在短時間以不同角度看待事件。支線故事則以該章節代表性物品作為象徵,拾獲後即可串連出完整故事,亦有特殊分歧劇情需於關卡內使用道具觸發。
角色
日文語音為任天堂Switch版本限定,由發行商賈船透過甄試選出四名專業聲優擔任實機影像配音[5]。
- 王裕明
- 本作主角,天生好奇心旺盛、想像力豐富。
- 幼稚園章節以王裕明的天馬行空幻想為主要視角。中學章節為維護校內學權憤而挺身與霸權對抗,可得知其正義感十足。於成年後犯下兇殺案。
- 阿強
- 與裕明是幼稚園時代結識的摯友,個性耿直卻膽小怕事。雖然對王裕明各種古靈精怪的點子難以理解,仍會從旁提供協助和建議。
- 裕明父親
- 因身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平時會將王裕明送往私立幼稚園托育,卻與王裕明的班導師發展出婚外情。
- 高雲生(日語配音:大久保宇将)
- 身世顯赫、相貌英挺且才智雙全的公子哥。
- 家業影響力之大甚至讓高雲生在就學期間多次以「特殊貢獻」名義被表揚,中學章節中的敵人也都是受其收買。將共同競選學聯會會長的王裕明視為眼中釘。
- 幼稚園老師(日語配音:宮咲あかり)
- 王裕明幼稚園時代的班導師,也是裕明父親的外遇對象。在幼年王裕明的幻想中為蜘蛛姬形態。
- 新聞主播(日語配音:森田則昭)
- 街坊鄰居(日語配音:友野惠)
開發
《螢幕判官》於2017台北國際電玩展首次公開亮相[6],後於隔年再次參展時將最新製作章節與宣傳影片同時曝光[7]。
製作人陳任軒表示,過去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等媒體力量獨大,又因不便查證導致公信力自然不易被質疑,才促成了選擇70~80年代的臺灣作為藍本的契機[8]。
遊戲音樂音效皆由音樂工作室TURNSOUND製作,並由作曲家蘇裕博與陳柏劭進行編曲[9]。數位原聲帶於2018年4月27日上架Steam商店[10]。
曲序 | 曲目 |
---|---|
1 | Behind The Screen |
2 | Great Oak Trees |
3 | Rainbow Ponies |
4 | Woodpecker |
5 | Teacher's Doubts |
6 | Escape |
7 | Harmony? |
8 | Adjudgement |
9 | Baaattle |
10 | Final Round |
11 | Confused |
12 | Credit |
迴響
《螢幕判官》在開發初期因獨特的美術風格備受關注,發售同年在第三屆東南亞國際行動遊戲大獎(IMGA)獲得「最佳視覺美術與設計獎」[11],以及巴哈姆特ACG創作大賽的APP遊戲組中獲得「金賞」[12]與「最佳美術獎」[12]。遊戲的多樣性玩法移植到手機平台後亦獲得許多手遊玩家正面評價,於2019台北國際電玩展所舉辦的Indie Game Award獲頒「最佳手機遊戲」獎項[13]。
TURNSOUND音樂工作室為《螢幕判官》量身打造的配樂渲染出角色最深層的情感,日本遊戲媒體電擊Online於評論專欄「おすすめDL」中對此說道:「用聲音展現主角在文字與圖片中道不盡的苦惱與糾葛,可說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14]
書籍
- 小說
《螢幕判官》的開放式結局與角色構成引起玩家熱烈討論,鏡文學便與開發團隊合作推出由作家崑崙執筆的同名小說,主要敘述遊戲主線外發生的人物故事[22]。小說於遊戲上架後的同年10月5日發售。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ISBN | 來源 |
---|---|---|---|---|
《螢幕判官》 | 鏡文學 | 2018年10月5日 | 9789869545686 | [23] |
- 美術設定集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ISBN | 來源 |
---|---|---|---|---|
《螢幕判官‧美術設定集》 | 鏡文學 | 2018年10月5日 | 9789869545693 | [24]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