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血栓形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血栓生成 (希臘語:θρόμβωσις;英文:Thrombosis)是描述血栓在血管內形成的現象。血栓形成會導致血流受阻。造成的原因不只一種,當血管壁受損時,血小板及纖維蛋白會組成血栓以止血。但即使血管壁沒有受損,血栓仍有可能生成。如果血栓離開原本的位置,隨血流進到其他地方,則稱為血行栓子[1][2]。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31日) |
血栓可能發生於靜脈或動脈。靜脈血栓會導致上游組織鬱血,動脈血栓則會導致其供應組織缺血並壞死。如果血栓移行到其他地方造成栓塞,這樣的情形稱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
Remove ads
症狀及徵象
血栓生成的症狀需視其影響的器官而定。
靜脈栓塞可分為下列數種細項:
深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深靜脈所產生的血栓。主要影響腿部的靜脈,例如股靜脈等。 造成深靜脈栓塞主要有下列三種因素:
- 血流過慢
- 血液過稠
- 管壁粗糙
深靜脈栓塞的症狀主要是組織腫脹,導致局部紅腫。
潘-史症候群(Paget-Schroetter disease)是上肢血管(例如腋靜脈或鎖骨下靜脈 )遭堵塞所致。該疾病常發生於劇烈運動後,且年輕人較常發生。此疾病男性患者較女性為多。
腎靜脈栓塞會導致濾液減少,可用抗凝血療法治療。
頸靜脈血栓形成可能肇因於惡性腫瘤、使用靜脈內藥物或是感染。
頸靜脈血栓形成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例如全身性敗血症、肺栓塞,以及是神經乳頭水腫。 [4]
病情通常在劇烈運動之後曝光,男人比女人易得此病。
動脈栓塞大部分起因於粥狀動脈血栓生成(atherothrombosis),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心房纖顫,心房纖顫造成血液流動阻滯。此外,心房纖顫的直流電路復律法(direct current cardioversion)也有很大的機會導致血栓形成,特別是進行超過48小時。
心房纖顫患者如未接受抗凝血治療,有5%的機會產生血栓。復律之後,血栓回經由大動脈的分支中推出。[5]
腦靜脈竇栓塞(CVST)是一種罕見的中風,症狀包括頭痛、不正常的視幻覺、以及中風的所有症狀,例如半邊麻痺等。
腦靜脈竇栓塞可用X射線斷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核磁共振照影來診斷。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完全痊癒,死亡率約4.3%。[6]
中風是腦部血流供應減少所導致的結果,可能肇因於局部缺血、栓塞、血栓或出血。栓塞性中風通常在動脈硬化的斑塊旁產生血栓,由於血栓是逐漸生成的,栓塞性中風通常發生的較慢。栓塞性中風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大血管性及小血管性,前者如頸內動脈栓塞、椎動脈栓塞或動脈環;後者影響較小的血管,如動脈環的分支。
肝臟移植經常導致肝動脈栓塞。[7]
動脈血栓也可能在四肢形成。[8]
如果細菌感染血栓形成的部位,血栓可能會分解掉。碎片會隨著循環系統(膿血症、膿毒性血栓)轉移到全身各個部位。
而未被感染過的栓塞也可能脫落而進入循環,最後完全阻塞血管,可能導致組織壞死,即為梗塞。
大部分的血栓會被分解,而使血管再次暢通。
成因
血栓生成的預防須評估去可能發生的原因,有些人比較容易形成血栓[9]。有些原因與發炎有關。在評估的血栓生成難易度的指標當中,最著名的為「菲爾紹三要素」(Virchow's triad),即高凝固性血液、內皮細胞受損,以及血流性質[10][11]。
機轉
造成血栓的主要原因有三項,稱為「菲爾紹三要素」,有時影響的原因不只一項:
栓塞值得主要成因有: 1.基因缺陷 2.自體免疫失調
內皮受損的原因包括創傷、手術、感染或血管分支處的亂流。主要機制是組織因子的影響。[22]
導致擾流的原因可能有:
分類
栓塞主要可分為兩種,動脈栓塞以及靜脈栓塞。而此兩者又可在分為數種細項。
血栓的类型及形态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的速度,血栓类型一般分为以下4种。
由于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于受损的心血管内膜处,并不断增大而形成白色血栓。 肉眼观:血栓呈灰白色,表面粗糙,质硬,与血管壁紧密黏着。 光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和动脉内,如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赘生物即为白色血栓。在静脉血栓中,白色血栓位于血栓的起始部,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白色血栓形成后,其下游血流减慢,涡流形成,继而在血管壁上形成多个新的血小板黏集堆,并逐渐堆积伸展,形成血小板小梁,流经其中的血液更加缓慢并形成涡流。当局部的凝血物质达到有效浓度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内充满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即形成灰白色和红褐色相间的层状结构,称为混合血栓,也称层状血栓。混合血栓构成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发生于心肌梗死区心腔内、动脉粥样斑块部位或动脉瘤内可称为附壁血栓;二尖瓣狭窄时,扩大的左心房内可形成球形血栓。
混合血栓不断延长、增大,可使血管完全阻塞,形成闭塞性血栓。此时下游血流停滞,血液凝固形成红色血栓,构成静脉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肉眼观:新鲜者呈暗红色、湿润、弹性差;陈旧者由于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易碎、并易于脱落形成栓子。 电镜下:主要为大量的红细胞,及少量纤维蛋白和血小板。
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毛细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故又称纤维蛋白性血栓,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預防
肝素常在外科手術中用做預防血栓形成的藥劑。所有抗凝劑都會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必須進行風險效益評估[23]。對於住院病人而言,血栓形成為重要致死併發症。英國上議院健康調查委員會指出,該國於2005年因血栓生成而致死的人數約為25,000人,其中50%的病人是於住院期間病逝[24]。因此,血栓預防(thromboprophylaxis)的概念在近年來益發重視。外科手術住院的病人常使用壓力襪進行預防。重大疾病患者、行動不便者,進行骨科手術者。醫學指引建議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小腿肚機械性壓迫進行預防。如果有其他禁忌或是罹患深靜脈血栓者,可考慮安裝下肢靜脈過濾器[25][26]。其他外科手術的醫療問題也常以LMWH進行血栓預防[26][27]。英国首席醫療官有提出一份預防血栓形成的指南[24]。
治療
華法林、抗維生素K劑為可有效避免血栓形成的抗凝血劑。而如果需要更有效的治療,可配合注射肝素。但所有治療方法皆有出血的風險。因此國際規度化之比值監測血常規和凝血功能。在德國,20%的患者會進行自我管理,以監測自己血栓形成的風險,而美國只有1%[28]。
參見
- National Blood Clot Alliance
- Blood clotting tests
- 血栓素
- 腦靜脈竇血栓(大腦深靜脈及靜脈竇血栓)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