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褚伯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褚伯玉(394年—479年),字元璩南朝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褚伯玉的高祖褚含,曾任始平太守;父亲褚逖,曾任征虏参军。他年轻时就有隐居的操守,喜好和欲望都很少。十八岁时,父亲为他安排婚事,新娘从前门进入家中,他却从后门悄悄离开,随后前往剡县(今浙江嵊州),居住在瀑布山。他生性能耐受严寒酷暑,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东汉能抵御寒暑的奇人王仲都。他在山中居住三十多年,与世俗人物断绝往来。王僧达担任吴郡太守时,以礼邀请褚伯玉出山。褚伯玉迫不得已,才到吴郡太守府停留了两夜,仅仅与王僧达交谈了几句便告辞离去。宁朔将军丘珍孙给王僧达写信说:“听说褚先生已出山住在您的府中。此人隐匿形迹、栖息云间,不侍奉王侯贵族,坚守高尚节操、以草木为食,这样的生活已有多年。如果不是您放下身份、喜爱贤才,怎么能请到他呢?从前孔融曾在冶城隐居,戴安道曾入昌门,如今褚先生的事,可与这两件事并称‘三贤出山’了。不过,像这种不食五谷、餐食云霞的隐士,只能暂时请出山,不宜长时间挽留。您应当考虑成全他高远的志向,助他实现超脱尘世的心愿。希望等他准备返回山中时,你能暂且放下俗务,也希望您能听我这番话,帮他达成归志。”王僧达回信说:“褚先生追随白云隐居已有很久了。古代的隐士,有的还牵挂儿女,有的如汉代梅福隐居后仍让当地因他而闻名、形成热闹集市;但这位先生却心境淡泊,只与松树、山石为伴,在孤峰绝岭间居住了数十年。近来我特意邀请他来这里,是希望能日夜与他相处,稍慰心意。近来与他谈论芝兰桂树,闲聊薜荔女萝,仿佛已经窥见了山间的云雾清泉,亲临了水边的隐居之地。我知道您想见他,稍后会向他说明您的心意。”

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散骑常侍乐询奉命巡视地方风俗,上表举荐褚伯玉,朝廷征召他担任本州的议曹从事,他没有就任。齐高帝萧道成即位后,亲手写下诏书,命令吴郡、会稽郡二郡的官员以礼相迎,送褚伯玉入朝,他又以生病为由推辞。齐高帝不想违背他的意愿,便下令在剡县的白石山建造太平馆,让他居住。建元元年(479年),褚伯玉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他生前常住在一座楼上,死后也葬在那座楼的旁边。孔稚珪曾跟随他学习道家法术,后来在太平馆侧边为他立了一块石碑以作纪念。[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