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安事变纪念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69号,是依托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建立的一座遗址类纪念馆[1]。为国有文物、二级博物馆[2]。

纪念馆建筑亦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事变旧址的一部分。西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
历史
1934年,杨虎城开始修建私人别墅,日后命名为止园,位于今莲湖区青年路117号。1935年9月,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因长住西安,租用西北通济信托公司所有、刚刚建成的金家巷5号(今碑林区建国路69号)院落,日后称张学良公馆[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蔣中正离开西安。1937年,杨虎城离开西安。1954年,中共西北局行政处购买止园和张学良公馆。张学良公馆成为陕西省委的干部招待所。止园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招待所(现名止园饭店)[3]。
1982年,中国国务院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等八处建筑,以西安事变旧址之名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8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筹备处)[1],开始相关建筑的回收工作。最先收回止园别墅部分旧址。自1983年至1986年,通政府调拨、征集、捐赠、复制等途径,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筹备处)获得300余件有关西安事变的文物[3]。定居西安、曾为张学良服务的西餐厨师谷连荣的家属在1986年向西安事变纪念馆捐献14件实物[5]。
1984年7月7日,正式成立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1]。同年,张学良公馆移交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保护使用[5]。1985年5月1日[6],止园别墅部分旧址完成全面维修后,对外开放。举办第一个展览——“杨虎城生平事迹展”[3]。1986年,对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五间厅、新城大楼、杨虎城将军新城公馆进行维修[4]。同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张学良公馆对外开放[3]。
1991年至1992年,对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公馆、高桂滋公馆等进行维修[4]。1992年9月16日,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更名为西安事变纪念馆[1],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3]。2009年,对五间厅、杨虎城新城公馆、新城大楼进行维修。2015年,对西京招待所旧址进行维修[4]。
Remove ads
建筑
1934年下半年,西北通济信托公司合合面粉公司在金家巷5号开始修建此处院落,设定为办公楼[5]。次年秋,竣工[3]。同年9月,张学良率东北军移驻西安。张学良租用此处院落做为自己的公馆,称张学良公馆[5]。
公馆总面积7710平方米,为一处坐南朝北的院落。主体建筑是东(A)、中(B)、西(C)三幢、三层楼房。三幢楼房一字排开,各占地200平方米[3],为中西结合建筑风格。附设的平房分北排、南排。北排为承启室、传达室、接待室、汽车库,南排为食堂、卫士住房以及西楼西边的中西餐厅[5]。
张学良和妻子于凤至、私人秘书趙一荻,以及子女居住在西楼。中楼由张学良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卫士办公、居住。东楼由管理函电的职员办公、居住。亦是外地军官来西安汇报时的临时住所。1936年12月17日,为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叶剑英、博古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住宿于东楼的二、三楼。因此东楼现称为“中共代表团旧址[5]”。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蔣中正离开西安。1937年3月,东北军调离陕西,退租公馆[5]。
目前,张学良公馆对外展出面积为4666平方米[3]。
止园别墅所在原为唐代太极殿、明代王府。民国时,称十方院[3]。1930年11月,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筹建私人别墅。1933年,购地修建私人别墅。别墅占地面积约3.33万平方米。1935年,主体小楼竣工。别墅取老子入关“紫气东来”之意,初名“紫园”。1936年,为避蔣中正猜忌,杨虎城接受陕西省参议李元鼎建议,取《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的首字,更名“止园”[6][3]。
在1937年,杨虎城离开西安后。先后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熊斌、祝绍周均将止园做为自己的公馆[6]。顾祝同等人亦曾在止园居住[3]。1947年至1948年,止园是國民政府特务机关驻地[6]。
1954年,中共西北局购买止园,用作领导住处[6]。后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今止园饭店)。1983年,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前身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筹备处)第一次收回止园部分旧址,由一幢三层楼房和近2000平方米的院落组成。1986年,第二次收回止园部分旧址。目前,西安事变纪念馆拥有的止园旧址占地面积2292平方米[3]。
Remove ads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