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濱鷸

鹬科滨鹬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濱鷸
Remove ads

西方滨鹬(台湾作西濱鷸)(学名:Calidris mauri),是鸻形目鹬科的一种鸟类。[2]這是北美最豐富的濱鳥物種之一,數量達數百萬。

事实速览 西濱鷸,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類

屬名來自古希臘語 kalidrisskalidris,這是亞里士多德用來描述一些灰色水邊鳥類的術語。種名 mauri 是為了紀念義大利植物學家Ernesto Mauri (1791–1836)。[3]

描述

西方滨鹬体重约27.82克,翼长约92.2毫米,嘴峰长约21毫米,喙宽度约2.3毫米,喙厚度约3.5毫米,跗蹠长约21毫米,尾长约38.4毫米。[4]

成鳥有深色的腿和短而細的深色喙,喙尖更細。身體上部為棕色,下部為白色。牠們的頭頂呈紅棕色。這種鳥類可能難以與其他相似的小型濱鳥區分開來,尤其是半蹼濱鷸。這在冬季羽毛時期尤為明顯,當時這兩種鳥都呈現純灰色。西濱鷸比半蹼濱鷸更早在秋季換上冬季羽毛。

測量[5]

  • 長度: 5.5–6.7 英寸 (14–17 厘米)
  • 重量: 0.8–1.2 盎司 (22–35 克)
  • 翼展: 13.8–14.6 英寸 (35–37 厘米)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越冬于南美洲北部。[6]

繁殖

牠們的繁殖棲地是西伯利亞東部和阿拉斯加苔原。牠們通常在一些植被下的地面築巢。雄鳥會挖掘多處巢穴;雌鳥選擇一處並產下四枚蛋。雙親共同孵卵並照顧需依賴的幼鳥,幼鳥自行覓食。有時雌鳥在後代未能飛翔前會拋棄伴侶和幼鳥。

遷徙

牠們遷徙到北美和南美兩岸以及加勒比地區。牠們極少出現在西歐。

飲食

這些鳥類在遷徙和非繁殖季節會在潮間帶泥灘上覓食,通過視覺探測或拾取食物。繁殖季節中牠們在苔原和濕草地上覓食。牠們過去被認為主要以昆蟲蜘蛛、小甲殼類軟體動物多毛類蠕蟲和種子為食,[7] 但現在已知牠們大量取食潮間帶泥灘表面的生物薄膜

參考資料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