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親衛隊第36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親衛隊第36師
Remove ads

迪勒万格旅SS-Sturmbrigade Dirlewanger,1944年[1]),又称党卫队第36武装掷弹兵师(德語:36.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黑色猎手(德語:Die schwarzen Jäger[2]),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中的一支部队。该部队以其指挥官奥斯卡·迪勒万格的名字命名,由罪犯组成。该部队最初于1940年由被定罪的偷猎者组成,部署于针对波兰抵抗运动的反游击行动中。后来该旅在德占东欧服役,并在白俄罗斯的反游击行动中发挥了尤其积极的作用。该部队被认为是武装党卫队中最残暴、最臭名昭著的部队,其士兵被描述为“既不留情面也不指望宽恕的理想种族灭绝杀手”[a][3][4][5]。该部队被认为是在波兰白俄罗斯行动的最臭名昭著的武装党卫队单位[6],并且可以说是现代欧洲历史上犯罪率最高和残忍程度最糟糕的军事单位[7]

事实速览 党卫队第36武装掷弹兵师, 存在時期 ...

在行动期间,该部队参与了对平民的大屠杀,并在德占东欧犯下了各种暴行,其残暴行径在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军官中都声名狼藉。它体现了“东线反游击活动源于对敌人的猎杀和动物化形象”[b][8],还被描述为“一支非常强大和有效的战斗部队,可能是历史上任何战争中战斗力最强的反游击部队”[c][9]。该部队不断实施暴力、酷刑、强奸和谋杀等虐待行为,并且享受在所到之处肆意抢劫,甚至相互残杀[10]。迪勒万格本人也经常殴打和杀害自己的士兵,尤其是当士兵惹怒他时[11]

根据法国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英格劳英语Christian Ingrao的说法,迪尔旺加的部队犯下了二战中最严重的暴行[12],美国历史学家提摩希·D·史奈德则指出,他们犯下的暴行比任何其他人都多[13]。该单位单是在白俄罗斯就至少杀害了3万平民[14][15],最高在白俄罗斯杀害了超过12万人,并摧毁了200个村庄[16]。战后,汉斯·冯·卡伦(Hans von Cullen)等几名成员被临时法庭处死。几名指挥官试图解除迪勒万格的指挥权并解散该部队,但纳粹机构内部的权贵庇护迪勒万格,并为他出面干预。该部队的行动包括:1944年末的摧毁华沙;1944年8月的华沙起义期间,超过5万华沙居民遇害的沃拉大屠杀;以及1944年8月至10月对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的残酷镇压。

Remove ads

奥斯卡·迪勒万格

Thumb
1944年的奥斯卡·迪勒万格

迪勒万格旅由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兵和惯犯奥斯卡·迪勒万格领导[15]。迪勒万格被认为是一个不道德的暴力酒鬼,据称患有施虐症[17]。他被描述为党卫军中“最邪恶的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暴的指挥官之一[18]

1913年,迪勒万格以机枪手身份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后在第八“符腾堡皇家”军团服役,晋升为中尉,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战后他加入了自由军团,并参与镇压了德国十一月革命。1922年,他从法兰克福大学毕业,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先后在银行和针织厂工作[19]。1923年,他加入了纳粹党。1934年,他因“鼓动与其发生性关系的未成年人犯罪”和盗窃政府财产被判处两年监禁,导致他被开除出纳粹党(但他被允许重新申请入党)[20]。获释后不久,迪尔旺加因性侵犯再次被捕,并被送往位于韦尔茨海姆纳粹集中营。绝望之下,他联系了自己一战时期的老战友戈特洛布·贝格尔,后者当时已是纳粹高层,并与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密切合作。贝格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迪尔旺加加入了秃鹰军团[20][21]

1939年返回德国后,贝格尔帮助迪勒万格加入了一般党卫队,军衔为親衛隊下級突擊隊領袖德军入侵波兰后,贝格安排迪勒万格指挥并训练一支由被定罪的偷猎者组成的军事部队,进行“镇压匪徒[22][19][20]

Remove ads

组建

总结
视角

1940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收到一位老战士党员妻子的来信,信中透露她的丈夫因在德国一处国家森林中偷猎而被捕入狱。他因无证狩猎被判刑。这位妻子在绝望的恳求中恳求希特勒释放她的丈夫。她建议将他派往前线重拾荣誉,相信此举能让他洗心革面、恢复名誉[23]

戈特洛布·贝格尔在接受国际军事法庭审讯时透露,这封信是该部队成立的主要依据[24]

他同时声明[25]

迪尔旺格特别旅的成立源于1940年阿道夫·希特勒在西部战役仍在进行时下达的一项命令。有一天,希姆莱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希特勒命令将所有因持枪偷猎而被监禁的人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特别分队。希特勒会有这样一个有些不寻常且牵强的想法,原因如下:首先,他本人不喜欢狩猎,对所有猎人只有鄙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嘲笑他们。[d]

在考虑了信中提出的要求,加上受到对偷猎看法的影响后,希特勒决定采纳这一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编队[25]

1940年3月23日,时任司法部英语Reich Ministry of Justice顾问的弗朗茨·居特纳接到希姆莱副官、親衛隊集團領袖卡尔·沃尔夫的电话,希特勒决定对所谓的“荣誉偷猎者”给予缓刑,并根据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予以赦免。随后,希特勒的命令得到确认,具体规定偷猎者应尽可能来自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不得犯有涉及设置陷阱的罪行,并应加入射手协会(Schützenverein)[2]。这些人需将狩猎和林地技能的知识,与传统猎兵的勇气和主动性相结合,同时具备那些敢于违法者的特质。1940年5月底,迪尔旺格被派往奥拉宁堡,负责指挥80名因偷猎罪被暂时释放的精选人员。经过两个月的训练,55人被选中,其余被送回监狱。1940年6月14日,“奥拉宁堡偷猎者部队”(Wilddiebkommando Oranienburg)作为武装党卫队的一部分成立,并隶属于党卫队第3师的第5团[20]。希姆莱任命迪勒万格为指挥官。该部队被派往波兰,四名因纪律原因而被选中的武装党卫队士官和另外二十名新兵加入了该部队。到1940年9月,该部队人数已超过300人。迪勒万格被希姆莱晋升为親衛隊上級突擊隊領袖。随着罪犯的涌入,部队中偷猎者的比重减少,但许多前偷猎者晋升为士官负责训练。被判犯有其他罪行的人,包括精神病罪犯[26]和同性恋者[27]:394,也加入了该部队。

从一开始,该部队因吸纳被禁止携带武器的罪犯(因此免于被征召入国防军)而受到纳粹党和党卫队的批评。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卫队宣布该部队不属于党卫队编制,但由其控制[28]。因此,部队更名为“迪勒万格特种部队”(Sonderkommando Dirlewanger)。1942年1月,为增强实力,该部队获准招募俄罗斯乌克兰志愿者。到1943年2月,部队人数翻倍至700人(其中一半是德意志裔[20]。1944年末,它成为武装党卫队部队。1944年5月,来自阿塞拜疆的550人(包括突厥斯坦人、伏尔加鞑靼人、阿塞拜疆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被编入迪尔旺格旅[29]

随着战争的推进和对人力的需求增加,其他惩戒营相继成立,但这些惩戒部队主要针对犯有军事罪行的人,而被送往迪勒万格部队的则是犯下重大罪行的罪犯,如谋杀、强奸、纵火和盗窃。迪勒万格为他们提供了实施暴行的机会,其规模之大甚至在残暴的党卫队内部也引发了不满[20]。历史学家马丁·温德罗英语Martin Windrow将这支部队描述为“可怕的乌合之众”,由“凶残的叛徒、变态的虐待狂以及从其他部队被开除的废物”组成[30]。一些纳粹官员却将该部队浪漫化,视其成员为“纯朴原始的德国人”,在“反抗法律”[26]

Remove ads

部署历史

迪勒万格旅在苏联犯下了极端暴行,包括活活烧死妇女和儿童、放任饥饿的狗群撕咬她们,以及向犹太妇女注射士的宁[31][32]。在纽伦堡审判的记录中,苏联检察官频繁询问被控在东线犯下战争罪行的被告,是否了解迪尔旺格旅的情况。海因里希·希姆莱曾评论该部队的残暴,指出:“该团的风气,可以说,在许多情况下带有中世纪的色彩,使用棍棒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人对赢得战争表示怀疑,很可能当场倒毙在桌旁。”[e][33]

副指挥官库尔特·魏斯乌克兰语Курт Вайссе被描述为迪尔旺格旅中在“残暴、残忍和彻头彻尾的虐待狂”方面最接近迪尔旺格本人的人,并且“如果该部队中有人符合典型的心理病态特征,那就是他”[34]

曾是親衛隊第3師成员的彼得·布赫纳(Peter Buchner)也注意到迪勒万格及其手下人的残暴,他说道[35]

迪勒万格,毫无疑问,是个精神病患者,精神完全不正常,在很多方面都相当疯狂。你完全可以想象他站在一个充满新鲜尸体的万人坑边上,对着尸体自慰。他享受杀戮;对我们大多数士兵来说,杀戮是一项工作,是我们在职责范围内被要求执行的任务,是在战场上与敌方士兵交战。我们不像他那样以此为乐;他享受杀戮的行为,而他手下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他们是一支由精神变态者组成的部队,喜欢强奸男人、女人、女孩、男孩,甚至连老人也不放过。玩乐之后,他们就展开一场杀戮狂欢,并纵情酗酒。[f]

布赫纳进一步指出,迪尔旺格接受几乎任何交给他们的任务,甚至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他们自成一派,经常被分配到最恶劣的任务,因为迪勒万格疯狂到会毫不犹豫、不加质疑地执行任何命令——他会直接去做。希特勒因此很欣赏他。在希特勒看来,迪尔旺格能完成那些连最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无法下手去做的工作。[g]

他最后通过一个战友目击的故事总结了对该部队的回忆:

一位震惊的战友告诉我,他们曾强奸了一名女子,然后用铁丝网裹住她,像烤猪一样在火上活活烤死。[h]

战斗序列

武裝親衛隊突击旅“迪尔旺格”(1944年10月)
  • 旅部
  • 第1武裝親衛隊突擊團
  • 第2武裝親衛隊突擊團
  • 混成營
  • 武裝親衛隊炮兵营“迪尔旺格”
  • 重迫擊砲連
  • 轻步兵连
  • 工兵连
  • 通信连
  • 醫務連
武裝親衛隊第36装甲掷弹兵师(1945年3月)
  • 师部
  • 武裝親衛隊第72装甲掷弹兵团
  • 武裝親衛隊第73装甲掷弹兵团
  • 戰車营"斯坦斯多夫第一"
  • 第36炮兵营
  • 第36轻步兵连
  • 第1244国民掷弹兵团
  • 第687工兵旅(陆军)
  • 第681重裝甲獵兵营(陆军)

传奇

该师的交叉手榴弹师徽仍然被新纳粹使用[36],比如Wolfsbrigade 44和乌克兰的一些军事单位[37]

在20世纪90年代,一支同名的瑞典新纳粹摇滚乐队声名狼藉,据报道,其为瑞典新纳粹界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38][39][40]

參見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