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覺羅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覺羅氏满语ᡤᡳᠣᡵᠣ
ᡥᠠᠯᠠ
穆麟德轉寫Gioro hala,或满语ᡤᡳᠶᠣᡵᠣ
ᡥᠠᠯᠠ
穆麟德轉寫Giyoro hala[1])为满洲著姓,细分为诸多支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觉罗为满洲著姓,内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处于穆溪、叶赫、雅尔湖、乌喇、瓦尔喀、松花江、阿库里、佛阿喇、哈达、汪秦及各地方[2]。”而清文版《通谱》(满语ᠵᠠᡴᡡᠨ
ᡤᡡᠰᠠᡳ
ᠮᠠᠨᠵᡠᠰᠠᡳ
ᠮᡠᡴᡡᠨ
ᡥᠠᠯᠠ
ᠪᡝ
ᡠᡥᡝᡵᡳ
ᡝᠵᡝᡥᡝ
ᠪᡳᡨ᠌ᡥᡝ
穆麟德轉寫Jakūn Gūsai Manjusai Mukūn Hala be Uheri Ejehe Bithe)仅载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佟佳觉罗四个姓氏[3]。此外,还有《通谱》中未载的格伦觉罗氏、哈尔哈觉罗氏、舒善觉罗氏、雅哈觉罗氏[4]。清朝皇帝也将一些有功之臣或新附部众赐姓觉罗氏[5][6][7],因此还衍生出瓜尔佳觉罗、钮枯禄觉罗、富察觉罗、舒穆禄觉罗[8]等氏。根据《钦定皇朝通志》记载,“宗室觉罗之外,有民觉罗氏。其族属之众者,冠以地名,如伊尔根、舒舒、西林、通颜之类;散处者,上加民字以不同于国姓也。”说明觉罗氏在大体上有爱新觉罗氏和民觉罗氏之分[9]民国以后,各支觉罗氏多以“”为汉姓[10]

事实速览 觉罗氏, 满文 ...
Remove ads

源流之谜

赵宋后裔说

爱新觉罗伊尔根觉罗董鄂等觉罗氏分支均有宋室帝裔的传说。这一说法在清代全盛时期就已流传甚广,且当时也有满洲人士(如铁保[11])对此说法颇为认同,甚至不乏清之宗室昭梿[12]顺承郡王之弟瀛生[13]。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觉罗氏乃《金史》中未有之姓氏,若非外来,不可能在明末清初之际凭空出现如此庞大之家族,故唯有靖康被擄,举族北迁之宋室后人符合此条件[14]。而且,二君被金兵所迁之“五国城”,与清之始祖发迹的依兰之地相吻合[15]。此外,根据学者金光平的研究,发现满洲人起初不通汉语之时,会将“赵”字误读为“觉罗”[12]。清朝中后期以来,东北的觉罗氏汉姓也以使用“”者为多,他们并不是受辛亥革命之影响,而是认为觉罗姓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东北的爱新觉罗氏后裔见到北京的同族姓金反而感到不解[10]

女真交鲁氏说

近年来,女真学、满学家金启孮(金光平之子)在出土的“宴台女真进士题名碑”第十九行发现了未载入《金史》之女真姓氏——“交鲁氏”,并得出交鲁氏实乃清代觉罗氏前身的结论。金启孮认为“交鲁氏”与“觉罗氏”的关系正如“蒲察氏”与“富察氏”、“纳兰氏”与“那拉氏”一样,是为同一姓氏的不同汉字音译[16]

女真夹谷氏说

根据清史学者郑天挺在其论文《爱新觉罗得姓稽疑》中的推测,金代女真散居上京、隆州、胡里改的“夹谷氏”有可能是觉罗氏之先[17]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