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解放区

第二次国共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放区
Remove ads

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实际占领控制的区域,被中共自身称为解放区红区,被中国国民党國民政府(或中華民國政府)方面称为共匪地区,簡稱匪区,或称之为淪陷地区淪陷区。这些地区与国民政府统治区域之间往往设置关卡,且拥有自主的地方武装、行政系统,并独立发行货币

Thumb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直接控制区域。黑色区域即陕甘宁边区。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中国共产党已實際統治中國北方部分區域,佔當時中國大陸四分之一。

定义

中国共产党一般将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划分为三个政治势力所控制的区域:

历史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军逐步打败中华民国政府军队解放区范围日益扩大,国统区逐漸縮小。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淪陷区覆盖东北全境。当年,中华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陆续迁往台湾。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解放区覆盖华北全境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攻占长江以北区域。4月渡江战役结束,解放区覆盖华东全境。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共业已控制中华民国在北方的全部省份。至1950年初,中華民國政府丧失在中国大陆剩余统治区域,僅剩台澎金马地区。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称台澎金马地区为自由地区,称大陆中共占领区为淪陷区匪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匪偽政府」。

华北、东北

华中

华东

华南

西部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