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訥穆爾公爵加斯東·德·富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斯東·德·富瓦(法語:Gaston de Foix;1489年12月10日—1512年4月11日),法國陸軍將領和法王路易十二的外甥,綽號「義大利的霹靂」(Foudre d'Italie)。
加斯東在18歲時受封訥穆爾公爵,在21歲時成為法軍駐義大利部隊總司令。1512年2月,他指揮多場組織嚴密的會戰與急行軍,於兩週內在波隆納、斯卡拉和布雷西亞三戰三勝。同年4月,他在拉文納戰役勝利後中彈身亡。許多軍事歷史學家推崇他的军事能力与前瞻性,尤其提及到他遠超時代的快速行軍,並視他為歷史最偉大的將領之一。
Remove ads
早期生涯
加斯東·德·富瓦於1489年12月10日出生在法蘭西王國马泽尔,父親讓·德·富瓦是納瓦拉王子,母親瑪麗·德·奧爾良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姊姊,他在兩個孩子中排行第二。加斯東的祖父是富瓦伯爵加斯東,祖母是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的姐妹納瓦拉女王萊昂諾爾[1]。
他父母在婚後生下兩位子女,分別為姊姊日爾曼妮·德·富瓦和其本人:
- 日爾曼妮公主 (1488年-1538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的王后[註 1],在1512年至1516年擔任納瓦拉女王。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後,她先後嫁給瓦倫西亞總督約翰·馮·布蘭登堡-安斯巴赫和那不勒斯王子卡拉布里亞公爵斐迪南。
- 加斯東·德·富瓦 (1489年-1512年):訥穆爾公爵和納瓦拉王位的繼承人,法蘭西王國將軍,無子嗣和妻子。
1500年,年僅11歲的加斯東在父親死後繼承埃唐普伯爵。1505年,他放棄納博訥子爵位,讓位給舅舅法王路易十二。路易十二為了補償加斯東,在1507年11月19日封他為「訥穆爾公爵」[2]。1509年,加斯東被任命為法國王子直屬領地多菲內的省長[3]。1509年他參與在義大利的戰爭,並在同年5月14日於阿尼亞代洛戰役中擔任軍官[4]。
Remove ads
駐義大利法軍司令
法國自查理八世南下義大利以來,多次參與意大利的政治事务,與其他歐陸大國爭奪意大利城邦的控制權。1508年12月10日,法蘭西王國與教宗国、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簽訂條約組建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發動康布雷同盟戰爭[5]。然而法軍在阿尼亞代洛戰役擊潰威尼斯軍隊後,教皇儒略二世懼怕法國的勢力過強,轉而與威尼斯共和國結盟[6][7][4]。1511年3月初,法軍攻佔康科迪亚等地,教皇-威尼斯聯軍撤至波隆納,教皇本人則繼續逃往拉文納[8]。5月21日,法軍攻下波隆納,然後在6月時控制大部分羅馬涅地區[9]。
1511年6月25日,加斯東奉命接替夏爾·德·昂布瓦斯擔任米兰總督。同年10月,教皇與西班牙王國、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王國建立反法的「神聖同盟」[10],路易十二立即任命加斯東擔任義大利地區法軍總司令[4][11][12]。同年11月,教皇儒略二世召集的瑞士僱傭兵開始前往米蘭公國北部邊境,直至12月已有超過10,000名士兵抵達[13],而法軍用於把守米蘭北部邊境的部隊只有2,900人[13]。根據阿貝爾·德雅爾丁(Abel Desjardins)與朱塞佩·卡內斯特里尼(Giuseppe Canestrini)的說法,加斯東決定「接近敵軍、避免戰鬥與阻礙敵軍獲得補給」[13],最後瑞士部隊因為缺乏攻擊機會撤出米蘭[13][4][11]。
Remove ads
1511年12月,那不勒斯王国總督拉蒙·德·卡多納率領西班牙部隊抵達罗马涅,接著在該區域進行一系列不連貫的軍事行動,直到隔年1月下旬才找到機會圍攻波隆納[14][15]。該城的駐軍由加斯東的表弟奧德特·德·富瓦指揮,共有2,000名國土傭僕(Landsknecht)和200名敕令騎士(Gendarme)[16]。加斯東在圍攻消息傳出後,率領部隊在充滿雪和泥濘的土地上,以對當時來說驚人的速度日以繼夜地強行軍,在2月5日透過巧妙的機動通過攻城軍的佈防進入城市[17][18]。駐紮於城市南方的西班牙部隊未注意到法軍的行動,只能在隔夜解除圍困撤軍[14]。

之後,加斯東在2月8日率軍前往布雷西亞,試圖重奪這座在2月3日被安德烈·古利提佔領的城市[19]。法軍在寒冷多雪下迅速向北推進,在2月16日於斯卡拉(一說為瓦萊焦)與威尼斯部隊相遇,並趁其不備向其發動衝鋒[20][4]。人數處於劣勢的威尼斯部隊最終崩潰,超過1,200名士兵和90名披甲战士被殺或被俘,還有許多人在逃難中溺斃[20][21]。隔天,法軍遭遇到梅列阿格·達·弗利(Meleagro da Forli)指揮的輕騎兵部隊,在戰鬥後將其俘虜[22][20]。2月17日,加斯東率軍抵達布雷西亞,他們在九天的路途中行軍超過210公里,並在途中打了兩場戰鬥[23][14]。
2月18日夜晚,法軍中的500名下馬騎士和6,000名步兵突入城內,西班牙-威尼斯聯軍在血腥的戰鬥中崩潰[14][24],威尼斯士兵幾乎全軍覆沒,法軍中的加斯科涅步兵與德意志國土傭僕紀律崩壞,整個城市被掠奪一空,超過8,000名士兵與平民被法軍屠殺[25][12]。加斯東在佔領其他城鎮後返回米蘭,考慮到法國逐漸惡化的外交局勢,他想設法在敵軍增援抵達前贏得一次決定性勝利[25][26]。
“ | 富瓦的名字在基督教世界中享有至高的榮耀,他以兇猛的速度在兩週內迫使西班牙-威尼斯軍隊解除對波隆納的圍攻、在野戰中擊敗敵軍、以殘暴的手段收復布雷西亞。可以肯定的是,義大利地區已經很久沒有這種軍事行動了 | ” |
——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17] |
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要求義大利地區的聯軍統帥避戰,爭取時間等待援兵[26][25]。加斯東苦於無進攻機會,最終決定進攻拉文納,強迫敵軍投入戰鬥。那不勒斯王国總督拉蒙·德·卡多納被迫前去解圍,他率領部隊面對朗科河部署陣地,在陣地前挖掘戰壕和建立防線。此時法軍雖有兵力優勢,但因缺乏補給需儘早投入戰鬥[26]。

法軍兵力約有23,000人,其中包括8,500名國土傭僕與54門火砲。卡多納率領的救援部隊則有16,000人及25門火砲[27]。4月11日,加斯東留下2,000人繼續包圍拉文納城中5,000名駐軍,剩餘的21,000人向聯軍的陣線前進。法軍在距離敵軍兩百步的位置停下,雙方砲擊對峙長達2個多小時[28]。這場砲戰被史家視為「當時史上最猛烈的」、「史無前例的」[28][29]。過程中,加斯東派遣法軍砲兵移至西班牙部隊的側翼,打擊密集部署的西班牙騎兵[30]。
西班牙騎兵在法軍砲火的射擊下,別無選擇只能發動進攻,但未能擊破法軍的防線,最終在法軍預備隊抵達後撤退[31]。法軍步兵隨後與聯軍步兵纏鬥超過1個小時,直至法軍騎兵重整陣型發動進攻沖垮西班牙部隊[32]。最後,僅有3,000名西班牙步兵得以撤退至河岸,其餘士兵則被殺、俘虜或逃散[33]。然而加斯東·德·富瓦在追擊敵人的途中意外中彈身亡,讓部分西班牙部隊得以安然撤退[34]。
雙方的傷亡數據慘重且混亂。德國學者科赫林(Kochlin)的調查估計,法軍的陣亡約在3,000人左右、聯軍則在9,000人左右,而作為戰場上的親歷者,西爾維斯特利(Silvestri)估計聯軍的屍體數目是法軍的三倍。根據雙方的佐證,泰勒(Taylor)認為,法軍陣亡3,000人、聯軍陣亡9,000人應為正確數據[35]。
Remove ads
評價與身後事

加斯東·德·富瓦被視作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指揮官之一[36][37]。這位年輕的將軍以其迅猛的速度和戰略眼光為人稱道,同時也是一位大膽、愛護手下的上級[38]。法國編年史家阿爾貝·馬萊特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加斯東在短短的時間內,證明他是無與倫比且領先時代的機動作戰天才,是蒂雷納子爵與拿破崙等偉大戰略家的先驅」[39]。
加斯東據稱是「該時代最英俊的男子」,身材勻稱和優雅,受許多貴族女子愛慕[40]。他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妹妹瑪格麗特的心上人,後者曾因他拒絕與英王亨利八世的聯姻[41]。這對戀人被認為是「基督教世界最俊俏的情侶」[42]。
1515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佔領米蘭後委託著名的雕塑家阿戈斯蒂諾·布斯蒂在聖瑪爾塔教堂製作加斯東的雕塑及生平的紀念碑,但最終未能組裝完成。這項藝術品被認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現收藏於斯福爾扎城堡博物館[4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 加斯東·德·富瓦的肖像
- 加斯東·德·富瓦的墓碑
- 康布雷同盟戰爭
文字註釋
註腳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