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財政部關務署

中華民國(台灣)的海關專責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財政部關務署
Remove ads

財政部關務署(簡稱關務署)是中華民國海關事務機構,隸屬於財政部,負責關稅稽徵、查緝走私、保稅退稅、貿易統計及接受其他機關委託代徵稅費、執行邊境管制。其最早前身為咸豐四年(1854年)成立的「海關總稅務司署」,1991年2月3日更名為「財政部關稅總局」,2013年元旦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後改為今制。目前下設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4處海關。

事实速览 財政部關務署, 機構概要 ...
Remove ads

歷史

成立前

中國歷史上在初在各海港設立市舶司來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為中國海關之初。明洪武元年,在上海設立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全國的市舶司,直至永樂元年復設。

Remove ads

成立後

  • 1929年2月21日,國民政府公布施行《民國十八年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中華民國完成關稅自主。1931年1月14日,國民政府公布《民國十八年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修正名稱為《海關進口稅則》。
  • 1941年12月8日,侵華日軍佔領上海租界,接管江海關和海關總稅務司署,逮捕海關總稅務司梅樂和,改派日本人岸本廣吉任淪陷區海關總稅務司、赤谷由助為江海關稅務司[1]
  •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13日副總稅務司丁貴堂接管江海關後,恢復執行《1934年進出口稅則》,廢除轉口稅和偽政權的稅捐,公告海關金單位兌換券法幣比值為1∶20。
  • 1946年11月17日,國民政府公布《修正進出口貿易暫行辦法》,廢止《進出口貿易暫行辦法》,海關全面實行許可證制度,一切貨物進口都須憑許可證辦理。
  • 1948年5月7日,總稅務司署下發聯合國審定的關貿總協定及所附《關稅減讓表》。[1]
  • 1949年12月,總稅務司李度與海關總稅務司署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原隸屬海關海務部門的港務業務轉由交通部各地港務局負責,惟助航設備仍由海關管理。
  • 1991年2月1日《財政部關稅總局組織條例》公佈實施,海關總稅務司署改組為「財政部關稅總局」。
  • 2013年1月1日,配合財政部施行新組織架構,關稅總局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升格為「財政部關務署」,同時將燈塔等助航設備業務移交交通部航港局[2][3]

歷任首長

更多信息 任別, 姓名 ...
Remove ads

組織

  • 署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
    • 副署長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 主任秘書,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
      • 研究委員
Remove ads

海關旗幟

Thumb
2010年攝於芳苑燈塔的海關關旗,是時燈塔仍由海關掌管

現行旗、徽

  • 現行關徽、關旗於1975年公開徵選、1976年12月30日以臺字681號通函發布、1977年1月1日生效,沿用中國海關黃、綠兩傳統色彩,分別代表稽徵關稅、查緝走私。關徽含有梅花(國花)、燈塔(前程遠大及曾管理燈塔)、天平(公平公正)、財字標誌(隸屬財政部及稽徵關稅)、鑰匙(把守國門及揭發私貨)。關旗除了懸掛於關務署大樓,亦為海關艦艇艦艏旗,此時固定尺寸為96×64公分。燈塔仍由海關掌管時亦懸掛關旗。
  • 關務署長旗用於署長蒞臨海關艦艇時懸掛於艦艇主桅桿,固定尺寸132.5×84公分。
  • 財政部長旗沿用總稅務司梅樂和於1929年1月24日通令使用的總稅務司旗,用於部長蒞臨海關艦艇時懸掛於艦艇主桅桿,固定尺寸160×115.5公分。

歷史旗幟

  • 綠底黃X旗為中國第一面海關旗,由首任總稅務司李泰國設計,第二任總稅務司赫德於1867年採用。1873年中國政府更改海關旗後,此旗仍為海關艦艇用旗之一,直到1977年1月1日。
  • 1873年清廷訂定三角黃龍旗為海關旗,1889年修改為長方形。
  • 1912年12月16日北洋政府定五色旗旗角加綠底黃X旗為海關旗。
  • 1929年1月24日總稅務司梅樂和發布第3848號通令,以國旗加圓形綠底黃X為海關旗。
  • 1929年10月國民政府《各項船舶旗幟圖》規定國旗加四條綠色水波紋為海關旗,但延至1931年2月20日才生效。
  • 李國鼎擔任財政部長時認為海關綠底黃X旗形似「此路不通」,於是海關重新徵選關旗,1977年1月1日啟用現行旗式。
Remove ads

海關階級識別

財政部關務署之轄下所有關務人員,簡稱海關人員,依據關務人員服制管理要點[4]穿著,在階級上在該要點清楚說明,而職位依據關務人員職務稱階表[5],其任務為負責關稅稽徵、查緝走私、保稅退稅、貿易統計及接受其他機關委託代徵稅費、執行管制。襯衣以白色為主,褲子以黑色為主,外套則是藏青色

更多信息 物品, 說明 ...
文官職等 簡任13職等 簡任12職等 簡任11職等 簡任10職等
官等官階 關務監一階 關務(技術)監二階 關務(技術)監三階 關務(技術)監四階
階級識別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文官職等 薦任9職等 薦任8職等 薦任7職等 薦任6職等
官等官階 關務(技術)正一階 關務(技術)正二階 高級關務(技術)員一階 高級關務(技術)員二階 高級關務(技術)員三階
階級識別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文官職等 委任5職等 委任4職等 委任3職等 委任2職等 委任1職等
官等官階 關務(技術)員一階 關務(技術)員二階 關務(技術)員三階 關務(技術)佐一階 關務(技術)佐二階 關務(技術)佐三階
階級識別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相片集

現行關址
大陸時期關址

相關條目

參考文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