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贅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贅語,或称贅字、贅詞、贅言、冗詞、冗語等(英語:Pleonasm)可視為話語中的表現方式,是種语病,即過多不必要的話,或是重複同樣意思的字詞。
例子
- 在漢語中,然後...就是...常常被用來接續要說的下一段話,或當作發語詞。例:我今天早餐吃完後,然後就出門了。(然後跟就這裡是同樣意思,使用就意思會比較簡潔)
- 英語裡也有一些例子,如:Could you repeat it again? 你可以再一次重說嗎?(repeat已有要求對方再次說的意思,加上again顯得冗長)[1]
- 兩種語言交互使用時,也可能出現贅語。例如「HIV病毒」(HIV的V是英語virus,即病毒)、「ATM提款機」(M是英語machine,即機器)等。
- 贅字[2]
- 小華有去學校上課。(×)
- 小華去學校上課。
- 我昨天有看見王老師。(×)
- 我昨天看見王老師。
- 你的英文試卷有寫了沒有?(×)
- 你的英文試卷寫了沒有?
- 你有去過網咖嗎?(×)
- 你去過網咖嗎?
- 贅詞(意思相似的語詞連續使用)[2]
- 小華住在一棟十分非常危險的房子裡。
- 說明:
- 「十分」和「非常」是相似詞,取其中一個即可。如:小華住在一棟非常危險的房子裡。
- 可藉改寫句式刪減的多餘字詞
- 某人對某事進行研究。(×)
- 某人研究某事。
- 語言癌。例如「進行一個下架的動作」或「做一個了解的部分」。[3]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