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德国物理学家、医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赫尔曼·路德维希·费迪南德·冯·亥姆霍兹(德語: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德語發音:[ˈhɛʁman ˈluːtvɪç ˈfɛʁdinant fɔn ˈhɛlmˌhɔlts];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医生。他在多个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流体动力稳定性。德国最大的研究机构协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即以其命名。
Remove ads
生平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於德國的波茨坦,父親為當地文法中學的教師。從小愛好自然科學,但為生活計,在柏林的医学和外科研究所唸了醫科,由于该研究所的毕业生必须参加8年的兵役,亥姆霍兹1843年起在波茨坦擔任軍醫。1848年在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推荐下,提前结束兵役,開始了漫長的教學生涯,先是在柏林艺术学院教解剖學,1849年前往柯尼斯堡(时属普鲁士王国的东普鲁士省,今为俄罗斯的加里寧格勒)担任生理學和病理学教授,1855年接手波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席,1858年转去海德堡的生理学教席,1870年成为普鲁士科学学会的会员。1871年亥姆霍兹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1888年成为新成立的夏洛特堡帝国物理学工程研究所的第一任主席。
物理學研究

1847年,亥姆霍兹出版了《力量的保存》(Erhaltung der Kraft)一書,闡明了能量守恆的原理,亥姆霍兹自由能即以他來命名。他也研究過電磁學,他的研究預測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電磁辐射,相關的方程式以他來命名。
除了物理,亥姆霍茲也對感知的研究作出貢獻。他發明了眼底鏡,以及以他命名的共鳴器(Helmholtz-Resonator),他兩部光學和聲學的著作,《作為樂理的生理學基礎的音調感受的研究》(Die 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als physiologische Grundlage für die Theorie der Musik)、《生理光學手冊》(Handbuch der Physiologischen Optik),對後世影響很大。
生理學研究
Helmholz是第一位將物理方法運用到神經傳導速度測量的人。1849年,他測量出神經傳導速率是24.6~38.4 m/s,然後他開始測量生物的反應速度,發現神經傳導到大腦後還要許久才會有反應,於是他推測,在感官資訊變成有意識的知覺之前,大腦必然在我們意識不到的範圍裡先做了許多事去處理感官資訊,對神經訊號做評估、轉換、與重新導向。這就是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中所稱「無意識認知歷程」的最初發現。[4]
亥姆霍兹方程
形如
的偏微分方程被以亥姆霍兹的名字命名为“亥姆霍兹方程”(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其中是拉普拉斯算子。
适合向量势的亥姆霍兹偏微分方程是:
该方程出现在物理和理论电子学中,如在假设满足时谐性的条件下,用变量分离求解波动方程。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