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人特攻隊 (電影)
美國動畫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人总动员》(英語:The Incredibles,香港、新加坡译《超人特工隊》,台湾译《超人特攻隊》)是一部於2004年上映的美國電腦動畫超級英雄冒险喜剧片,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华特迪士尼影业发行。該片由布拉德·伯德擔任編劇和導演,其配音陣容包括柯雷吉·T·尼尔森、荷莉·杭特、莎拉·瓦爾、史賓瑟·福克斯、傑森·李、山繆·傑克森、 伊莉莎白·潘娜和布拉德·伯德。
電影設定在1960年代風格的復古未來主義虛構世界,講述一個超級英雄家庭在英雄活動被視為非法後,試圖過著平凡生活的故事。然而當一家之主超能先生捲入反派辛拉登的陰謀時,這個家庭不得不再度出手聯手拯救世界。導演伯德是皮克斯首位來自外部的導演,他將本片視為對1960年代漫畫與間諜片類型的致敬,並從自身童年經歷與家庭生活中汲取靈感。伯德在華納兄弟執導的第一部作品《鐵巨人》雖獲好評,卻票房失利,之後他將《超人特攻隊》的構想帶至皮克斯,並促成了這部作品的誕生。《超人特攻隊》是皮克斯第一部以人類角色為主的長片動畫,為此開發出多項新技術,以呈現更細緻的肌肉結構、服裝質感,以及逼真的皮膚與髮絲動畫。電影配樂則由麥可·吉亞奇諾負責創作。
電影於2004年10月24日在埃爾卡皮坦劇院首映,並於11月5日在美國影院上映。它在全球獲得了 6.32 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成為2004年票房第四高的電影。《超人特攻隊》因其動畫、劇本、動作、幽默、配音、主題、音樂以及對不同年齡客群的吸引力而受到評論家和觀眾的好評,並經常被認為是所有超級英雄電影中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並在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它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包括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以及和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同時也是雨果獎第一部獲得該獎項的動畫電影,續集《超人特攻隊2》於2018年6月15日上映。
Remove ads
劇情大綱
在一片存在眾多超級英雄的社會中,超級英雄們在打擊犯罪的同時,也無意間給周遭市民帶來眾多災難與負擔。當市民們開始猛烈地對超級英雄們表示譴責與控訴時,政府為平息事件被迫實施《超級英雄異地安置計劃》:為他們建造新的身份、住所和工作,讓全體超級英雄以不再從事英雄工作的前提下融入社會、銷聲匿跡。十五年後,曾經力大無窮的「超能先生」巴鮑伯與「彈力女超人」巴荷莉戀愛結婚後,共同育有三個子女:巴小倩(Violet)、巴小飛(Dash)和巴小傑(Jack-Jack);他們也都各自遺傳到不同的超能力,也在父母的要求下盡力隱瞞。如今鮑伯當起保險公司理賠員,受不了平凡生活而陷入中年危機,一心只想著能繼續行俠仗義,並陪伴老戰友「酷冰俠」(Frozone)夜晚時靠偷聽警用頻道,偷偷在外秘密執行英雄工作。
鮑伯有一天因情緒失控而將他的惡劣老闆亨先生扔出數道牆,不但失去工作、迫使超級英雄政府特工瑞克出面善後,還險些牽連到家人的安定。沮喪的鮑伯回家後突然在公事包中找到一台平板電腦,而當中的錄像顯示一名自稱幻影的女子。幻影表示自己代表的組織願意給鮑伯用武之地以及豐厚酬勞,協助他們解決一台在實驗機構島嶼上失控的全能機器人。鮑伯聯繫幻影加入後,獨自降落在指定的「諾曼尼島」上,於小島南邊後找到機器人,雖然擦傷肩膀,但還是靠足智多謀將機器人損毀停運。這次重操舊業而使鮑勃重燃當英雄時的熱血,這股熱情讓他開始與家人修復關係,假藉白天工作時間偷偷跑去減肥重新鍛鍊身材。他還找專門設計超級英雄戰服的服裝的知名服裝設計師「衣夫人」修補舊戰服,而衣夫人藉機開始為巴家重新設計一套嶄新紅色戰服[註 1]。
鮑伯後來再次接受幻影傳喚,返回諾曼尼島上等待任務。然而當鮑伯來到指定的會議室時,一台與之前相似但強化的八爪機器人現身攻擊他,其由一名身穿黑白戰服、穿著火箭靴的紅髮男子操縱。鮑伯從其說詞與長相發現他的身份為自己十五年前的崇拜者巴迪。巴迪如今自稱「辛拉登」,在十五年前被超能先生冷落並拋棄好意後開始敵視他,透過近幾年時間發明武器致富,同時設計出能打敗任何超級英雄的全能機器人。鮑伯僥倖逃跑後躲到瀑布底端的洞穴躲避,靠洞穴中找到的一具骸骨躲避辛拉登偵測,根據骸骨身上的戰服得知他是失蹤一段時間的前戰友電光眼。
鮑伯趁夜間潛入辛拉登的基地,偷進辛拉登的電腦查看資料得知驚人的事實,辛拉登數年來引誘過無數名前超級英雄過來自投羅網,將他們變成提升機器人作戰能力的犧牲品。不僅如此,鮑伯還發現辛拉登的下一步行動,將完成最終設計的機器人送至他居住的城市中破壞。另一邊,在家的荷莉發現鮑伯原先戰服上縫過的痕跡得知衣夫人介入,原希望她不要插手自己家人的生活,但衣夫人為荷莉亮相她為巴氏一家設計的紅色戰服系列,告知她關於鮑伯丟失工作的實情。荷莉證實事情後啟動鮑伯戰衣上的追蹤器得知他身在的位置,導致鮑勃因追蹤器啟動被探測到而暴露,直接被敵軍放網抓獲。
荷莉因擔心鮑伯而借用一架小型客機飛往小島,但後來發現小飛和小倩也著裝躲在飛機上,姐弟倆表示他們聘請了保姆照顧小傑。這時,辛拉登攔截到荷莉的信號,發射飛彈將飛機擊毀,荷莉及時變形為降落傘使孩子們平安落在海面上,最後變形成快艇跟隨飛彈發射軌跡抵達小島。荷莉將孩子安頓在洞穴裏後跟著運輸車潛入基地裏,發現辛拉登已經將升級完成的機器人送進火箭裏。這時幻影因辛拉登不顧他的生死而感到不悅,因此暗中釋放鮑伯、透漏他的家人還活著,鮑伯一時慶幸時注意到荷莉趕到,正式對妻子坦白一切。這時小飛和小倩剛好被保全隊發現行蹤,姐弟倆首次活用超能力(超音速和磁場防護罩)擊敗多數保安的飛碟,當鮑伯和荷莉趕到一同作戰時,辛拉登卻將他們一舉抓獲。
辛拉登計畫自己將會在無超級英雄的新世界中,擊敗自己的機器人成為新英雄,同時計畫自行退休後大賣他的超能裝備。小倩製造出防護罩脫困釋放家人,一家人在幻影的幫助下,靠另一架火箭迅速飛回城市。這時機器人開始大肆破壞城市,辛拉登照計畫在市民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但機器人突然產生自我意識,一槍打掉他的手鐲遙控器並失控,而辛拉登直接被打暈。巴氏一家回到城市後開始與機器人展開對決,而酷冰俠也一同前來作戰。鮑伯找到遙控器後,想起自己和上一架機器人作戰時以物克物的方法,與荷莉找准時機發射出一根斷掉的機器爪,射穿它的核心而徹底摧毀。戰後所有市民對他們心存感激,瑞克到場後表明政府已經開始對超級英雄實行赦免過去行徑的政策,並凍結辛拉登所有資產、查封他的小島、逮捕其所有手下。
鮑伯一家回去後卻撞見前來報復的辛拉登,其打算帶走沉睡的小傑,迅速飛往空中的接應飛機。而小傑突然活用他的“超能力”而變成怪物,從辛拉登手中逃脫後被荷莉接住。不知悔改的辛拉登聲言他還會另起爐灶,鮑伯於是將自己的新車扔上去摧毀他的飛機,導致辛拉登被自己的披風直接被捲進飛機渦輪中粉身碎骨。三個月後,鮑伯一家開始在新地方適應平凡生活,在小飛適當活用能力拿到跑步比賽第二名,隨後一個新敵人—採礦大師突然冒出來襲擊城市。巴氏一家於是換裝戴上面罩及戰衣,準備以超人一家的身份和採礦大師對決。
Remove ads
配音員
Remove ads
製作

《超人特攻隊》的構想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當時布拉德·伯德正面臨職涯的低潮期,於是構思出一個以超級英雄家庭為主角的故事。[5][6]他當時的生活處境也融入到創作中,成為本片的靈感來源之一。[7]那時伯德已與华纳兄弟动画公司簽約,正籌備執導他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鐵巨人》。[8] 邁入中年的他一方面懷抱電影夢想,一方面也開始反思是否必須犧牲家庭生活來換取職業成就。[7] 伯德後來回憶道:「表面上看來,這只是一部關於超級英雄的幽默電影,但我當時的生活經歷確實深深影響了這部作品。」[9]《鐵巨人》票房表現未如預期後,伯德決定轉而專注發展這部超級英雄題材的作品,並投注更多心力於其構想與創作之中。[8][7]
伯德最初構想將本片作為對1960年代漫畫與間諜片的致敬,並計畫以傳統動畫中的手繪賽璐珞風格製作。[7] 《鐵巨人》票房失利後,他於2000年至2003年間重新聯繫老友約翰·拉薩特,向其提出這一構想。[6]伯德與拉薩特的交情可追溯至1970年代就讀加州藝術學院時期。[10] 拉薩特對這個構想深感興趣,並說服伯德加入皮克斯,將本片改為電腦動畫製作。2000年5月4日,皮克斯正式宣布與伯德簽署多部作品合約。[7]
《超人特攻隊》由伯德擔任唯一的編劇與導演,這在皮克斯歷史上尚屬首次;過去的皮克斯作品通常由兩至三位導演(包括共同導演)與多位編劇合作完成。[11] 此外,本片也是皮克斯首部全角色皆為人類的動畫長片。[10]
父親在家庭中總是被期望堅強,所以我讓他力大無窮。母親總是被無數事務拉扯,所以我讓她像太妃糖一樣能伸展。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女,經常不安又防衛心強,所以我讓她能隱形並產生防護罩。十歲男孩就像動力球一樣精力旺盛。嬰兒則是尚未實現的潛能。
伯德加入皮克斯時,已經初步設計出巴氏一家五口的角色設定:一位面臨中年危機的父親與母親、一位內向害羞的少女、一位自信滿滿的十歲男孩,以及一名嬰兒。他依據各角色在家庭中的典型形象,為他們設計了對應的超能力。[7][13][14]在製作過程中,吉卜力工作室創辦人宮崎駿曾造訪皮克斯,並觀賞了本片的故事分鏡影片。當伯德詢問這些橋段是否合情合理,或只是「美式胡鬧」時,宮崎透過翻譯回答:「我覺得你們在美國電影中做的這件事,非常有冒險精神。」[15]
至於反派的設計,原本名為「辛拉登(Syndrome)」的角色僅在開場短暫登場,負責襲擊主角鮑伯與海倫,並在一場爆炸中喪命;當時片中的主要反派另有其人,名為「Xerek」。然而,製作團隊對辛拉登的性格與魅力更感興趣,最終決定讓他成為本片的主要反派。原先劇情安排讓海倫搭乘由角色史納格(Snug)駕駛的飛機前往諾曼尼島,並在途中喪命;在拉薩特建議下,這段劇情後來改為由海倫親自駕機前往。[16][17]此外,辛拉登的外型與性格部分也參考了伯德本人的特徵與氣質。[18]
Remove ads
荷莉·杭特為巴荷莉/彈力女超人配音,[19]這是她首次為動畫角色獻聲。她表示,這個角色對她而言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機會,不僅拓展了她的演藝觸角,也因為故事中呈現的「非常非傳統的家庭與人性動態」而深受吸引。[19]博德則稱讚杭特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認為她能完美詮釋一位「敏感但內心堅強」的角色。
與杭特相似,克雷格·T·尼爾森在此之前也未曾從事動畫配音工作。他在重溫《鐵巨人》後對動畫製作產生興趣,並決定嘗試為動畫角色配音。在拍攝電視劇《特警判官》的空檔中,他花費兩年時間完成了配音。[19][20][21][22]
史賓瑟·福克斯為巴家的小兒子巴小飛配音,這也是他的電影處女作。[23]為了讓巴小飛在像是叢林追逐的場景中聽起來氣喘吁吁,伯德曾要求福克斯繞皮克斯片場跑四圈,以真實呈現氣喘的聲音。[24]
莎拉·沃威爾是在毫無預期的情況下受邀為巴小倩一角配音。[25] 導演布拉德·伯德在收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節目《這就是美國生活》時聽到她的聲音,認為她「非常適合」這個角色,隨即打電話邀請她參與演出。[26][27][28][26]
森姆·積遜則為路修斯·貝斯特/酷冰俠配音。伯德選擇他,是因為他認為這個角色「必須擁有全世界最酷的聲音」。[29]原本莉莉·湯姆琳曾是衣夫人一角的候選配音員,但她最終婉拒了這個角色。[30] 在多次試音未果後,伯德決定親自為該角色配音,這也延續了皮克斯的傳統做法,由內部員工試音表現出色者正式接任配音工作。[14]
Remove ads
當皮克斯接手《超人特攻隊》的製作計畫時,導演布萊德·伯德獲准組建自己的創作團隊。他隨即召集了曾與其合作《鐵巨人》(的核心成員,這也促使原本專精於2D動畫的多位藝術家(包括伯德本人)轉向电脑动画的製作。伯德認為,電腦動畫具備傳統動畫所不具備的高度可塑性,特別讚賞電腦攝影機能在場景中自由移動視角。然而,他也坦言電腦動畫的難度截然不同,並指出相關軟體「雖然精密,但不夠友善」。[31]
在劇本撰寫階段,伯德並未考量技術限制,導致《超人特攻隊》成為皮克斯當時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之一。[5] 角色設計由東尼·福西爾(Tony Fucile)與泰迪·牛頓負責,兩人皆來自伯德任職華納兄弟期間的原班人馬。[32] 如同其他電腦動畫電影,本片經歷為期一年的前期製作,包括角色建模、骨架結構、表情與動作控制等技術準備,動畫作業需在這些基礎建構完成後方能展開。[31]
由於皮克斯團隊多為CGI背景出身,伯德與福西爾特別強調傳統2D動畫的圖像品質與動畫原則,並導入迪士尼九老的教學理念,這在皮克斯過去作品中較少見。[31] 寫實風格的人類角色為動畫師帶來極大挑戰。[11] 當時人類角色被視為電腦動畫中最難呈現的對象,動畫師甚至錄下自身走路的影片,作為捕捉自然動作的參考。[6] 為了提升角色的真實感,技術團隊開發了處理肌膚、服裝與髮絲的新技術。雖然皮克斯在《怪獸電力公司》中已有毛髮與布料動畫的基礎經驗,但《超人特攻隊》的規模與複雜程度更勝以往。例如巴小倩為凸顯其內向個性而設定長髮遮臉,儘管這對動畫製作極具挑戰,伯德仍堅持不妥協。[11]巴小倩的長髮動畫直到製作尾聲才完成,動畫師更需處理風吹與濕水等場景下的物理效果。[31]
由於技術門檻甚高,迪士尼初期對該片的製作抱持保留態度,甚至一度建議改以真人電影,但遭皮克斯創意總監約翰·拉薩特否決。[33]
《超人特攻隊》集合了電腦動畫最難處理的所有元素:人類角色、頭髮、水、火,還有大量的場景。創意主管們對這部片的想法很興奮,但當我展示故事分鏡時,技術團隊臉都白了。他們一看就覺得:「這要做十年、燒掉五億美元,我們怎麼可能完成?」所以我說:「把異類給我。我要那些感到受挫的藝術家,那些沒人傾聽、卻有別種做法的人。把那些快走人的人都給我。」他們中許多是「問題分子」,因為他們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但在原本的架構中沒有實驗空間。
布萊德·伯德在2008年接受《麥肯錫季刊》訪談
《超人特攻隊》不僅挑戰了角色動畫的極限,也牽涉大量技術創新與複雜場景。全片的劇情規模與場景數量均超越皮克斯以往作品。[31][35] 技術總監里克·塞耶(Rick Sayre)指出,這部作品「幾乎沒有哪部分比較容易」,因為幾乎所有元素「包括火、水、煙霧、蒸氣、爆炸與空氣特效」皆極具挑戰性。[31]
製作架構也與過往大異其趣,甚至成為團隊內部的笑談。[31] 本片採用所謂「Alpha Omega」製作流程:一組負責建模、材質與場景設計,另一組處理攝影、打光與視覺特效;角色組專注於雕刻角色與建構骨架,模擬組則致力於髮絲與服裝的物理模擬開發。[31] 全片包含至少781個視覺特效鏡頭,其中不少也承擔敘事或喜劇功能,例如鮑勃猛然關門、導致車窗碎裂的一幕。特效組亦首次導入「體積渲染」技術,用以改善雲建模的真實感。[31]角色皮膚的視覺表現也因採用「次表面散射」(subsurface scattering)技術而顯得更加逼真。[32] 技術挑戰不僅限於建模。片尾嬰兒傑克傑克的變身橋段,包括變成黏稠膠狀的形體,原先預估需兩個月製作,卻因時程壓力而面臨刪減。導演布萊德·伯德與製片人約翰·沃克因此爭論數週,最終由伯德讓步。[36]
此外,伯德要求以故事分鏡為基礎,主導角色走位、打光與鏡頭運動。這在過去皮克斯通常是由其他部門負責。[11] 他坦言,《超人特攻隊》幾乎讓整個工作室「跪倒在壓力之下」,但他也認為,這部作品是對皮克斯動畫師才華的最佳見證,因為團隊勇於突破自我。他回憶:「我走進一間優秀的工作室,嚇壞了許多人,因為我的聖誕願望清單太長——但最後幾乎全部實現了。」[33]
Remove ads
《超人特攻隊》是皮克斯首部由迈克·吉亚奇诺擔任配樂的電影。伯德希望配樂風格能呼應電影的復古未來主義設計,即以1960年代的視角想像未來的風貌。伯德原本屬意的配樂人選是约翰·巴瑞,甚至將貝瑞為《女王密使》製作的主題音樂重新編曲作為《超人特攻隊》預告片的配樂。然而貝瑞不願重複自己過去的風格而婉拒;[37] 最終改由吉亞奇諾接手配樂工作。[38]
吉亞奇諾指出,1960年代的錄音方式與現代截然不同。錄音工程師丹·沃林表示,伯德希望配樂呈現「老派質感」,因此整部配樂皆以類比錄音帶錄製。沃林指出,銅管樂器是本片配樂的核心元素,而類比錄音設備能更好地呈現其音質。吉亞奇諾補充說,沃林來自那個「音樂錄製需要正確方式」的年代,當時所有樂手會同時在同一間錄音室內演奏,進行彼此互動與激盪。這種錄音與混音方式後來也延續至吉亞奇諾的多部作品中。蒂姆·西蒙內克則擔任本片配樂的指揮與編曲。[39]
本片的管弦樂配樂由華特迪士尼唱片公司於2004年11月2日發行,距電影上映僅三天。該配樂榮獲多項最佳配樂獎,包括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BMI影視音樂獎、ASCAP電影與電視音樂獎、安妮獎、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及網路影評人協會獎,並獲提名葛萊美獎最佳視覺媒體原聲音樂、卫星奖與评论家选择电影奖。[40]
Remove ads
主題
多位影評人精確地將本片與某些超級英雄漫畫作比較,例如《超能英雄》、《守護者》、《神奇四侠》、《正義聯盟》和《復仇者》。2005年電影《驚奇4超人》的製片人考慮到本片與其劇情的相似,不得不大幅修改劇本並加入更多特效。[41]對於這類比較,伯德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為,超級英雄題材是「地球上被最常踏足的領域」,但他強調自己並未從任何特定漫畫獲得靈感,唯一聽說過的只有《守護者》。他也補充,能被拿來與《守護者》相提並論是件好事:「如果你要被拿來比較,那最好是和優秀的作品比較」。[13]
部分評論者指出,主角鮑伯對平庸的無奈,以及反派辛拉登所說「當人人都是超級英雄,沒有人是超級英雄」的論調,反映了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觀點,或是俄裔美籍小說家安·兰德的客觀主義哲學。不過伯德認為這些說法「荒謬」。[6][13]他表示,多數觀眾都如他預期地理解了電影的訊息,而「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認為我是在做《源頭》或《阿特拉斯聳聳肩》」。對於有人指控《超人特攻隊》具有右翼傾向,伯德也不以為然:「我覺得那種分析就跟說《鐵巨人》是左翼一樣可笑。我是個中間主義者,認為雙方都有可能荒謬」。[6]
電影亦反映伯德對他年輕時代兒童漫畫與周六早晨卡通中,壞蛋角色經常被描繪得不真實、無效且毫無威脅性的反感。[42]在片中,巴小飛和巴小倩所面對的反派毫不猶豫地對兒童使用致命武力。[43]另一方面,小飛和小倩若在敵人死亡時未表現出情緒波動或遺憾之情。像是小飛逃離追捕時,追捕者的車輛撞毀,或當他們目睹父母摧毀載有敵人的攻擊車輛,這些駕駛的死亡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儘管伯德不同意部分評論的分析,但他對於自己的作品能被從多種角度解讀感到滿足,這正是他的初衷:「《紐約時報》的評論版多次撰文討論這部電影,這讓我深受感動。說真的,這是一部主流動畫電影,有多少主流動畫會被視為發人深省的作品呢?」[6]
Remove ads
發行
《超人特攻隊》的預告片於2003年5月30日首度公開,並附在《海底總動員》的放映中。[44] 多家公司推出與本片相關的促銷商品。在電影上映前數週,與AT&T合作的廣告中,利用吧小飛宣傳其SBC Yahoo! DSL服務的「極速」特色。此外也與汰渍、当妮、彈力球與麥當勞展開聯合促銷活動。[45]
黑馬漫畫推出了以電影為基礎的限量漫畫系列。[46] 玩具製造商孩之寶則推出了一系列以本片為主題的公仔與玩具。[47]
家樂氏推出了以《超人特攻隊》為主題的麥片,以及促銷用的Pop-Tarts和水果點心,皆以「超莓風暴(Incrediberry Blast)」作為口味宣傳標語。[48] 品客則推出了印有電影角色與台詞的限量洋芋片包裝。[49][50]
2008年7月宣布,Boom!工作室與迪士尼出版合作,計劃於年底前推出多部以本片為題材的漫畫書。[51] BOOM!的第一部迷你系列由馬克·韋德與馬西奧·塔卡拉創作,名為《超人特攻隊:家族風暴》(The Incredibles: Family Matters),於2009年7月集結成冊出版。[52]
Remove ads
《超人特攻隊》於2004年11月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53] 電影院版本附映了短片《跳跳羊》(2003年)。[54] 電影院版本亦包含《汽車總動員》和《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的搶先預告。[55]
儘管《超人特攻隊》為皮克斯帶來另一波成功,史蒂夫·賈伯斯卻與發行合作夥伴華特迪士尼公司的主管爆發公開爭執。[56] 此事最終導致邁克·艾斯納被迫下台,並促使迪士尼於隔年併購皮克斯。
2014年3月,迪士尼執行長暨董事長鲍勃·艾格宣布,將以3D版重新格式化並上映本片。[57]
為配合配合續集《超人特攻隊2》的上映,《超人特攻隊》於2018年6月14日以DMR數位修復技術在IMAX電影院重新上映並進行數位修復。[58]作為迪士尼100周年慶的一部分,該電影於2023年9月1日至14日在美國重新上映[59],並於2023年10月5日至11日在拉丁美洲重新上映。[60]
《超人特攻隊》於2005年3月15日發行家庭影音版本,包括錄影帶(VHS)及雙碟收藏版DVD套裝。[61][62]
DVD套裝通過了THX标准認證,內容包含寬螢幕與遮幅全銀幕版本,並附贈三部短片:《小杰的攻击》、《超能先生與他的夥伴們》及原戲院版同映短片《跳跳羊》。[63][64]錄影帶版本僅收錄短片《跳羚舞》。
本片DVD在2005年成為銷售量最高的DVD,售出約1738萬張。[65]此外,本片曾以UMD格式發行於索尼PSP平台。[66]雙碟版DVD由博偉在臺灣發行,中錄德加拉在中國發行。
迪士尼於2011年4月12日在北美推出藍光光碟版本,[67],並於2018年6月5日推出4K UHD藍光版本,這是迪士尼首次以4K格式再版此片。[68]
迴響
《超人特攻隊》在美國和加拿大累計票房收入為2億6140萬美元,其他地區為3億7010萬美元,全球總計達6億3160萬美元。[3] 它是2004年票房第四高的電影,僅次於《史瑞克2》、《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和《蜘蛛人2》。[69]
《超人特攻隊》於2004年11月5日與《阿飛外傳》同日上映,首週末於3933家戲院獲得7070萬美元票房。[4][70]這使它成為動畫電影中次高的首週末票房,僅次於《史瑞克2》。該片在票房榜上名列第一,超越《奪魂鋸》、《不死咒怨》、《鲨鱼黑帮》、《雷之心靈傳奇》及《浴火英雄》等電影。儘管開片表現亮眼,但整體好萊塢票房收入下滑,延續秋季大部分時間的低迷,前12名電影總收入為1億36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當時正值《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與《精靈總動員》上映。[71]
《超人特攻隊》保持了15年11月動畫電影首週末票房最高的紀錄,直到2019年被《冰雪奇緣2》打破。[72]該片持續稱霸票房,超越《極地特快車》。第二週末票房下滑28%至5100萬美元,[73][74]第三週末票房則獲得2600萬美元。[75]
根据評論匯總网站爛番茄汇总的251篇评论文章,97%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打分为8.4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為動畫超級英雄類型注入大量機智與無窮樂趣,《超人特攻隊》毫無疑問地名副其實。”[79] 在Metacritic上,41位影評人共給予了90分的分數(滿分100分),這部電影獲得了「一致好評」。[80] 根據CinemaScore的調查,觀眾給予《超人特攻隊》罕見的A+評價,這是皮克斯第四部(連續)獲得此成績的電影(前作分別為《玩具總動員2》、《怪獸電力公司》和《海底總動員》)。[81]《超人特攻隊》是皮克斯第六部連續獲得評論和商業成功的電影。[76]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給予該片三星半(滿分四星)評價,稱其「在緊湊的動作與對郊區情景喜劇生活的諷刺之間切換」,並讚賞這是「皮克斯流行動畫大師技藝的又一展現」。[82]《滾石》雜誌的彼得·特拉弗斯也給予三星半評價,稱其為「年度最佳之一」,並表示該片「不像卡通,反而真實動人」。[83]《人物》雜誌同樣給予三星半評價,認為《超人特攻隊》「擁有強而有力且娛樂性的故事,以及大量機智的幽默點綴」。[84]
《亞特蘭大憲章報》的艾莉諾·林格爾·吉萊斯皮對電影中反覆出現的「早期動作片仿作」感到厭倦,總結道:「皮克斯的專家們確實出色地完成了他們的工作,但你只希望他們能做些不同的事情」。[85] 《村聲》的傑西卡·溫特批評該片「像標準夏季動作片」,儘管它是在11月初上映。她的評論標題為《全金屬喧囂》,指出《超人特攻隊》「宣告該製片廠進軍充斥耳膜轟擊、金屬撞擊聲的擁擠好萊塢動作大片領域」。[86] 《Reeling Reviews》的蘿拉·克里福德給予電影A-評價,稱其「將《X戰警》、《真实的谎言》和《非常小特務》混合,再加入《飛天小女警》的復古設計風格,以及皮克斯魔幻科技的完美結合」。[87] 《華盛頓郵報》的詹妮弗·弗雷則正面表示:「電影充滿了美妙的小細節:反派辛拉登的形象讓人想起經典聖誕卡通《沒有聖誕老人的那一年》中的熱浪小子。皮克斯在動畫方面一如既往地精湛,但使這部家庭電影更吸引人的,是其聰明的劇本,明顯從頭到尾都在吸引成年人和兒童。」[88]
《超人特攻隊》入選多個最佳電影榜單。根據《衛報》基於回顧性評價的專業排名,被列為21世紀最偉大電影之一。[89] 彼得·特拉弗斯也將其列為該十年最佳電影第六名。[90]
多家媒體將《超人特攻隊》列為最佳動畫電影之一,包括:《娱乐周刊》(2009年)、[91]《IGN》(2010年)、[92]、《商业内幕》、《今日美國》、《Elle》(均為2018年)、[93][94][95]、《滾石》(2019年)、[96]、《美國大觀》、《Complex》、《Time Out New York》和《Empire》(均為2021年)。{{註|出自多個參考文獻:[97][98][99][100]
《超人特攻隊》也多次被列為最佳超級英雄電影之一,入榜媒體包括:《時代》(2011年)、[101]、《Paste》、《Vulture》、《美麗佳人》(均為2019年)、[102][103][104]、《IGN》(2020年)、[105]、《君子》、《印度快報》和《美國大觀》(均為2021年)。[106][107][108]
2021年12月,《超人特攻隊》劇本被列為美国编剧工会評選的「21世紀(迄今)101部最佳劇本」中的第48名。[109] 此外,該片亦被評為最佳保守派電影之一,[110] 最佳動作電影之一,[111][112],以及最佳政治電影之一。[113] 2025年,《超人特攻隊》在《紐約時報》「21世紀百大電影讀者票選榜」中名列第92名。[114]
獎項與榮譽
《超人特攻隊》在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四項提名(包括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音效混音),最終榮獲兩座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長片與最佳音效剪輯獎。[115]《華爾街日報》的喬·摩根斯特恩稱《超人特攻隊》是當年的最佳電影。[13]《首映》雜誌彙整全美頂尖影評人意見,該片排名第三;而影評聚合網站爛番茄的評論顯示,該片是當年度評價最高的電影。[13]
此外,本片還榮獲2004年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以及2005年雨果獎最佳戲劇呈現(長篇);同時入圍2004年金球獎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影。它亦獲得土星獎最佳動畫電影獎。美國電影學會將其列為2004年十大最佳電影之一。[116]
《超人特攻隊》亦被列入《帝國雜誌》評選的「史上500大電影」第400名。[117]
註釋
參考來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