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身份自主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身份自主權
Remove ads

身份自主權 (英語:Self-sovereign identity, SSI),又譯作「自我主權身分」、「自主身分」;是一种数位身分驗證方法,令個人可以控制用来向网站、服务和网络应用程式驗證自己是谁的資訊。对于在网路上拥有許多永久帐户(身份)的个人而言,他们依赖許多大型身份驗證提供商,例如臉書 (Facebook Connect) 和谷歌 (Google Sign-In)。这些身分驗證提供商可以控制用以驗證個人身份相关的大量資訊。如果使用者不願意使用大型身份驗證提供商,就必須替網路上每个单独的服务创建新的帐户,使得上網體驗零碎化。在身分自主權系统中,使用者獨立於服務之外,使使用者能够以簡單且安全的方式访问服务,同时保持对自身身份資訊的控制。[2][3]

Thumb
实体、身份和属性/識別碼之间的关系
Thumb
去中心化身份 (DID) [1]可用于SSI。
Remove ads

国家主導的數位身分驗證系統

欧盟

Thumb
SSI示例1
SSI示例2

欧盟正透過多项方案探索去中心化數位身份,包括INATBA、欧盟区块链观察站及论坛與欧洲SSI框架(ESSI)。欧盟创建一種兼容eIDAS的欧洲身份自主權框架 (ESSIF)。ESSIF利用了去中心化身份 (DID) 和歐盟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 (EBSI)。 [4] [5]

参考

外部連結

另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