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軎
Remove ads

wèi,亦作,中國古代車器,是一種套在車軸兩端的部件。

Thumb
湖北省博物館藏戰國時期矛狀車軎
Thumb
山西博物院藏春秋時期車軎內外陶範

中國古代車輛的車軸穿過轂後,末端露在轂外。通常在車軸末端套上軎以加固軸頭。軎一般呈長筒形,由青銅製成。青銅軎出現於商代晚期,漢代起則逐漸被鐵軎所取代。軎上開孔,插入孔內,將軎與軸固定,防止車輪脫落。[1][2][3]

由於軎突出在外,車輛交錯時容易發生碰撞。《史記·田單列傳》記載[4],當田單率領族人逃離燕軍追擊時,他命人鋸短車軸,而以鐵箍包裹。結果,只有田單一族順利脫逃,其他人的車輛則因軎相互碰撞而無法前行,最終遭燕軍俘虜。[3]

注釋與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