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达拉特旗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下辖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达拉特旗
Remove ads

达拉特旗蒙古语ᠳᠠᠯᠠᠳ
ᠬᠣᠰᠢᠭᠤ
西里尔字母Далт хошуу)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內蒙古自治區南部,为鄂尔多斯市下轄的一個旗,面積8192平方公里,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黃河南岸。达拉特旗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杭锦旗接壤。旗政府驻树林召镇

事实速览 达拉特旗ᠳᠠᠯᠠᠳ ᠬᠣᠰᠢᠭᠤ,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

“达拉特”系蒙古语,含义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达拉”意为七十,“达拉特”意为〈复数〉七十之部,该部很可能是由70人的子孙繁衍而成;另一说认为词根原为“达鲁”,方言呼为“达拉”,即肩胛骨,后加表示复数的“特”,意为〈祭〉肩胛骨之部,据传他们的祖先是守护窝阔台灵位的达尔扈特,有祭祀胛骨的习俗。[2]

明代汉文史籍也译作“打郎”部,天顺年间蒙古部落入居河套,正德五年(1510年)被达延汗统一。打郎部后来分属鄂尔多斯万户俺答汗第六子哥力各台吉[3]旗境内王爱召为万户济农驻所。[2]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属伊克昭盟。 扎萨克初驻巴尔哈逊湖(今树林召)。清末,汉人进入旗地放垦,黄河两岸垦区属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垦务局。[2]民国时期达拉特旗渐成为正式名称。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1928年改属绥远省。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達拉特旗屬绥远特别区、綏遠省管轄

1940年代初,因抗日战争需要,绥远省政府在达拉特旗耳字壕设建达拉特旗组训处。与桃力民办事处类似,因伊克昭盟各旗抵制,最终未能设县。1949年底,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废除达拉特旗组训处。1950年,成立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完成交接工作,辖区并入达拉特旗。初治旦展召,1953年移治树林召。1954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

Remove ads

地理

該旗的東邊與知名的“準格爾煤田”為鄰,周邊多煤田。达拉特旗北有黃河流經,地处河套水利灌溉区,有烏蘭水庫等大型水体,為該地著名的農業生產區。

旗境地处“呼包鄂”经济区核心,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中国中西部的神骅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达拉特旗是包头—西安210国道包神铁路线上的重镇,作為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是包头市通往鄂尔多斯市、陕西、山西等省的交通要道。

行政区划

达拉特旗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8个、1个苏木[4]

工业街道、​昭君街道、​锡尼街道、​白塔街道、​西园街道、​平原街道、​树林召镇、​吉格斯太镇、​白泥井镇、​王爱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中和西镇、​风水梁镇、​展旦召苏木和​达拉特经济开发区。

交通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達拉特旗常住人口為328593人[5]

經多年移民後,目前漢族人口在該地占多数,人口約33萬,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有俄语Далаты 、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而旗境内的汉语方言主要属于晋语大包片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