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鄭懷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鄭懷魁(1563年—1612年),字辂思,號心葵,福建龍溪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二十二年甲午科福建鄉試第五十七名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會試第二十三名,廷試二甲第二十三名進士。兵部觀政,二十四年四月授户部雲南司主事,二十五年管北新倉,二十六年升员外郎,二十七年升郎中,本年养病[1]。三十一年春,补户部河南司郎中,不久,掌大司农籍牍出入。他透過禮部得知利玛窦。万历三十一年,李之藻在福建乡试出一道“天文”试题,引起郑怀魁兴趣。萬曆三十三年京察,郑怀魁迁知处州,接下來的一年裡,李之藻在山东张秋治河,期間完成《浑盖通宪图说》,並於萬曆三十五年請郑怀魁帮忙出版。[2]郑怀魁再将刊刻之事交由丽水知县樊良樞處理。曾在漳州與张燮结霞中诗社,盛況空前,與會者可達百人。[3]曹学佺即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应郑怀魁之請,加入他们的活动。[4]与张燮、蒋孟育、高克正等合称“七子”。
著作
工詩,有《葵圃集》30卷等。
家族
曾祖鄭廷恩。祖鄭目。父鄭萬,医官。母陈氏。慈侍下。子鄭龍禎、鄭麒禎。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