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玄

東漢經學家、訓詁學家 (127–20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玄
Remove ads

郑玄(127年8月29日[1][2]—200年7月[3]),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经学家预言家。集兩漢經學小成。曾拜大司農。《拾遺記》称郑玄为「經神」[4]

事实速览 鄭玄, 國家 ...

生平

少时习《易经》、《公羊传》,有“神童”之称,十八歲(144年)任乡啬夫。晋为乡佐。受北海国相杜密十分器重,永寿三年(157年),荐入太学,師從京兆第五元先[5]陈球;学习今文经學。延熹三年(160年),与卢植同拜马融为师[6],學習古文经學,又嘗游学于幽、并、兖、豫诸州。因党锢事件而被禁,专心著述,遍注群经,乃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世称“郑学”。善飲酒,可飲一斛[7]

汉献帝年间,权臣董卓伏诛后,余党李傕郭汜继续把持朝政,徐州刺史陶谦率前扬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共推行车骑将军朱儁为太师,发檄文号召地方讨伐李傕,尊奉献帝。但朱儁应李傕征召入朝,陶谦等只能作罢。

建安三年(198年),汉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郑玄拜受后不赴任。故世又称为郑司农(但经学注疏的郑司农多指东汉初年经学家、大司农郑众)。建安五年(200年)春,夢見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8]官渡之战时,被袁绍逼迫下随军而行,到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境)病危,至六月病逝。

Remove ads

作品

作品有《毛诗笺》、《三礼注》、《鄭司農集》。

家庭

郑益(168~194),字益恩,二十三歲時被北海相孔融舉孝廉。北海被黃巾賊管亥包圍,鄭益率從家將兵前往奔救,遇賊見害,死時二十七歲。[9]

郑小同,字子真[10],康成授小同家學,曾於三國魏時任官。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35》,出自范晔後漢書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