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重庆市行政区划沿革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重慶市目前有26個區、12個縣。1935年起,重慶市政府開始設立市轄區;同期,今天屬於重慶市範圍的一些縣和區仍然由四川省管轄。之後,重慶市的市轄區出現過數次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重慶市開始下轄縣份,有些縣劃歸重慶市,有些縣劃出重慶市;同時,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新劃分了市轄區,並於1955年首次形成了今天的主城6區格局。之後,斷續有個別縣劃歸重慶市管轄。1997年,四川省的重慶市、涪陵市黔江地區萬縣市四個地級行政區合併成立重慶直轄市,此後重慶市的縣再無增加。納入重慶的縣陸續改編、改名為市轄區,例如現位於主城區的渝北區由原江北縣改編,巴南區由歷史悠久的巴縣改編;至今,重慶市仍留有12個縣。

當前各市轄區及縣級行政區

重慶直轄市成立前的地級行政區

更多信息 四川省, 地級行政區 ...

各市轄區及縣級行政區變遷

簡表

更多信息 年份, 市轄區 ...
Remove ads

重慶設市後

更多信息 年份↓, 中心城區 (9區)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年份↓, 中心城區 (9區) ...
Remove ads

四川省轄時期(1954-1997)

更多信息 年份↓, 中心城區 (9區) ...
Remove ads

1997年後

更多信息 年份↓, 中心城區 (9區) ...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1. 1955年1月21日,國務院以(55)國政常字第6號文批覆:「同意在四川、貴州兩省交界處……建立重慶市的市轄區,稱重慶市南桐礦區。」
  2. 1.巴縣、綦江2縣原由江津專署領導,長壽縣原由涪陵專署領導,現均劃歸重慶市領導(四川省人民委員會1959年3月5日報告)
  3. 5.石砫縣改名為石柱縣(國務院1959年6月16日批准)
  4. 永川地區併入重慶市後,重慶轄區由市轄9區4縣,增加到市轄9區12縣,即市中區、江北區、沙坪垻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南桐礦區、大渡口區、雙橋區和巴縣、綦江縣、長壽縣、江北縣、永川縣、江津縣、合川縣、銅梁縣、璧山縣、大足縣、榮昌縣、潼南縣,……。
  5. 9.撤銷涪陵縣,設立縣級涪陵市。
  6. 13.撤銷黔江縣,設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7. ……
    6.撤銷秀山縣,設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7.撤銷酉陽縣,設立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12.撤銷石柱縣,設立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
    14.撤銷彭水縣,設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
  8.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號)批覆:撤銷江津縣,設立江津市。
  9.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號)批覆: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
  10. 重慶市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國務院1994年12月17日批覆國函[1994]138號)
    渝中區轄原市中區的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龍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溝11個街道辦事處和從沙坪垻區劃入的大坪、化龍橋2個街道辦事處。
  11. 撤銷江北縣、巴縣,設立重慶市渝北區、巴南區。(國務院1994年12月17日批覆國函[1994]138號)
    渝北區轄原江北縣的兩路、沙坪、回興、石坪、龍溪、人和、大竹林、禮嘉、鴛鴦、木耳、王家、興隆、茨竹、大壪、中河、龍興、洛磧、石船、麻柳沱、統景、大盛21個鎮和古路、高嘴、水慶、石鞋、華秦、天堡寨、舒家、關興、張關、明月、龍安、白岩、黃印、悅來14個鄉。
  12. 撤銷江北縣、巴縣,設立重慶市渝北區、巴南區。(國務院1994年12月17日批覆國函[1994]138號)
    巴南區轄原巴縣的魚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豐盛、雙河口、麻柳嘴、二聖、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小觀、花石、石龍、石灘、一品、安瀾、跳石、聖燈山、百節、界石、南彭、公平27個鎮和清溪、清和、白鶴塘、涼水、雙新、和平橋、龍崗、陳家、仁流、南龍、忠興、石崗12個鄉,從九龍坡區劃入李家沱、土橋2個街道辦事處和花溪、南泉2個鎮。
  13. 將原巴縣所轄長江以北的全部境域和長江以南的長生橋、迎龍、廣陽三鎮劃入沙坪垻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和南岸區;劃入九龍坡區所屬長江南岸的地區(二塘村除外)遂成今之巴南區域。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