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閣寺 (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閣寺 (小說)
Remove ads

金閣寺》為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小說作品,發表於1956年。全書以日本京都金閣寺為背景。

事实速览 金閣寺, 原名 ...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文學
Thumb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学期刊
文学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金閣寺本名為鹿苑寺,1394年由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建造,因為其金碧辉煌的外觀,湖中倒映出的金色樓閣太惹目,所以眾人稱為“金閣”,是鎌倉時代西園寺公經的別墅。1950年7月2日,見習僧人林承賢受精神疾病影響而在舍利殿縱火,被稱為金閣寺放火事件,舍利殿(金閣)被焚燬,這個事件造成全日本的震撼。而此事件成為了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題材。

Remove ads

创作

三岛自称写《金阁寺》是为了探讨林承贤犯罪的动机。他专程跑到京都采访,调查纵火犯的经历,考察金阁寺周围的景象,查阅金阁寺的资料和警局、法院的审讯资料。他后来甚至来到林承贤的家乡舞鹤市考察。[1]

小說情節

金閣寺一書中的主角溝口是一個有嚴重口吃、長相醜陋的小和尚,但又崇尚極致的美,導致內心扭曲與幻滅,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將自己想像成歷史上的暴君,擁有絕對的權勢和鋼鐵般意志。他在小時候聽父親對金閣的描述就對它非常的嚮往,父親死前送他去金閣寺修行,對金閣寺的愛與恨與日俱增。在剃度前跟一位即將赴戰場的先輩聊天,先輩聽完他的出家志向,若有所思地說:「啊,是這樣的呀。那麼,有一天我可能要麻煩你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溝口陷入深深的不安與悲哀。三島描寫著溝口當時內心的獨白:「這美麗的東西不久即成灰燼,那麼,真實的金閣寺便和我幻想中的金閣一模一樣了。」最後終於無法承受金閣的美,為擺脫美的觀念的羈絆,縱火焚燒金閣寺。溝口焚燬金閣後逃離現場,掏出口袋裡的小刀和安眠藥,扔到谷底。他點燃一支香煙,邊抽邊想:“還是活下去吧!”

轶事

據悉此書付梓之前,中村光夫日语中村光夫告訴三島:「我認為不要寫第十章燒金閣寺的場面,好不好?」三島回答道:「但是,做愛到一半中斷,對身體是有害的啊!」[2]

漢譯本

繁體

更多信息 书名, 译者 ...

簡體

更多信息 书名, 译者 ...


Remove ads

金閣寺相關著作

主人公 (私=溝口吾市)は坂東八十助日语坂東三津五郎 (10代目)(現:10代目坂東三津五郎日语坂東三津五郎 (10代目))が演じた。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