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錄事巴托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錄事巴托比:華爾街的故事》(英語: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是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短篇小說作品。本作於1853年《普特南雜誌英语Putnam's Magazine》11及12月號上發表,並在經過些微改動後,收錄於短篇小說集《廣場故事英语The Piazza Tales》中。[1]

背景

梅爾維爾的靈感來自於1853年2月18日《泰晤士報》及《論壇報》上關於小說《律師的故事》(The Lawyer's Story)的廣告,該書於稍晚匿名出版,作者是當時的知名作家詹姆斯·梅特蘭(James A. Maitland)。[2]廣告包含了完整的第一章。赫爾曼的傳記作者赫歇爾·帕克英语Hershel Parker評論到:「該章節除了『引人注目的用字遣詞』外,沒有任何值得注意的重點。」[3] 評論家安德魯·奈頓(Andrew Knighton)則認爲梅爾維爾受到羅伯特·格蘭特(Robert Grant)所做的《法律與怠惰》(White's Law and Laziness: or, Students at Law of Leisure)所影響,該書主要在描寫一名懶散的代書。[4]

本書可能爲梅爾維爾對其上一部作品《皮埃爾英语Pierre; or, The Ambiguities》的情緒化回應。[5]克里斯托弗·斯坦(Christopher Sten)則認爲其靈感來源是愛默生的《超越論》。[6]

Remove ads

出版

本作先於1853年《普特南雜誌英语Putnam's Magazine》11及12月號上以匿名發表,並被包含於赫爾曼的短篇小說集《廣場故事英语The Piazza Tales》中在1856年5月由迪克斯和愛德華茲(Dix & Edwards)出版。[7]

中文译本

2018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中文译本,书名《书记员巴特尔比》,译者:张淮海,ISBN: 9787513598231,豆瓣评分8.1/117个评价。[8]

迴響

雖然剛出版並沒有巨大的成功,但《錄事巴托比》儼然是美國短篇小說的名著。它是荒誕派文學英语Literary nonsense的先驅作,與卡夫卡作品《飢餓藝術家》及《審判》概念類似,但由於梅爾維爾在卡夫卡死後多年才重新「爆紅」,沒有跡象表明這位波西米亞作家有接觸過《巴托比》。[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